赴野渡招赏桂(其二)

插架金英喷月光,园中列树更堂堂。

信从天上灵根出,染得古来诗句香。

今度花迟前度发,三分秋占二分强。

主人健笔供模写,压倒当年苏与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书架上金黄色的花朵在月光下闪烁,园中的树木排列有序,显得格外壮观。
它们确实是从天上的神灵之根生长出来,赋予了自古以来诗歌的芬芳。
这次花开比以往晚,但它的秋意却占据了三分之二的季节。
主人的笔力雄健,描绘这些花朵,甚至超过了古代的苏东坡和黄庭坚。

注释

金英:金黄色的花朵,可能指菊花。
堂堂:形容树木高大壮观。
灵根:比喻神圣或非凡的根源。
诗句香:指诗歌的文学气息。
今度:这次,当前。
前度:先前,以前。
三分秋:指秋季的三分之二。
苏与黄:指苏轼和黄庭坚,宋代著名诗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卫宗武创作的《赴野渡招赏桂(其二)》。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深厚情感,同时也体现了诗人的文学才华。

"插架金英喷月光,园中列树更堂堂"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秋夜赏桂的画面。桂花在明月的照耀下更加香气浓郁,而园中的树木也显得格外庄重、整齐。

"信从天上灵根出,染得古来诗句香"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桂花的赞美之情。桂花被赋予了神圣的特质,其香气不仅是自然界所赐,也浸润着历史上的佳作,显然这里指的是那些描写桂花的古典诗词。

"今度花迟前度发,三分秋占二分强" 这两句则具体描述了桂花开放的时间和季节特征。诗人通过对比今年与往年的开花时间,强调了桂花在秋天中独特的地位,即使是在秋日渐凉时仍然保持着强烈的生命力。

最后两句"主人健笔供模写,压倒当年苏与黄" 显示了诗人对主人的文采的赞赏。这里提到的“苏与黄”很可能是指唐代的文学巨匠苏轼和黄庭坚,意在表明主人不仅擅长描绘桂花,也能够超越古人,创作出更上乘的诗句。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桂花生长环境、特性以及与诗词传统的联系的描述,展现了作者细腻的情感表达和高超的文学功底。

收录诗词(405)

卫宗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赴野渡招赏桂(其一)

几年寥落负秋光,剩喜朋簪列耐堂。

枌社重开真率集,桂华新荐广寒香。

故交今日嗟无几,我辈晨星当自强。

况有坐中名胜在,携尊何待菊花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重九

榆景转凄凉,逢秋更断肠。

百年能几日,多岁负重阳。

杜酿悭浮白,陶篱半点黄。

可嗟人事异,花不减寒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重到霅陇(其二)

少壮记曾游,兹来营首丘。

青山不改色,白发自多愁。

寂寂千年晚,萧萧风雨秋。

世缘何日了,一笑问盟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重到霅陇(其一)

重来知几度,行屐遍松楸。

白日惟催老,黄花又送秋。

山深林翳扫,墅豁稻云收。

尽说丰年乐,田家更觉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