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闻官军已临贼境二十韵

胡虏潜京县,官军拥贼壕。

鼎鱼犹假息,穴蚁欲何逃。

帐殿罗玄冕,辕门照白袍。

秦山当警跸,汉苑入旌旄。

路失羊肠险,云横雉尾高。

五原空壁垒,八水散风涛。

今日看天意,游魂贷尔曹。

乞降那更得,尚诈莫徒劳。

元帅归龙种,司空握豹韬。

前军苏武节,左将吕虔刀。

兵气回飞鸟,威声没巨鳌。

戈鋋开雪色,弓矢尚秋毫。

天步艰方尽,时和运更遭。

谁云遗毒螫,已是沃腥臊。

睿想丹墀近,神行羽卫牢。

花门腾绝漠,拓羯渡临洮。

此辈感恩至,羸俘何足操。

锋先衣染血,骑突剑吹毛。

喜觉都城动,悲怜子女号。

家家卖钗钏,只待献春醪。

形式: 排律 押[豪]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战役的紧张气氛和战争带来的痛苦。开篇“胡虏潜京县,官军拥贼壕”即设定了战乱的背景,其中“胡虏”指的是外来侵略者,“官军”则是正规军队,与之对峙。

“鼎鱼犹假息,穴蚁欲何逃”生动地描写了战争中的紧张和恐慌,连鼎中之鱼、穴中的蚂蚁都无处藏身,显示出战乱的无孔不入。

“帐殿罗玄冕,辕门照白袍”则是对军营景象的描绘,其中“帐殿”指的是军帐,“罗玄冕”和“辕门照白袍”都是对军装的细节描述,展现了战争的肃杀气氛。

接下来的几句:“秦山当警跸,汉苑入旌旄。路失羊肠险,云横雉尾高。”进一步渲染了战场的宏大景观和危险难行。

“五原空壁垒,八水散风涛”则描绘了一片荒凉与动荡不安的情状,“今日看天意,游魂贷尔曹”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结果的关切和对未来命运的不确定感。

“乞降那更得,尚诈莫徒劳。元帅归龙种,司空握豹韬。”则是对于战争中的人物动向的描述,其中“乞降”可能指的是希望敌人投降,“元帅”和“司空”都是对军事将领的尊称。

随后的几句:“前军苏武节,左将吕虔刀。兵气回飞鸟,威声没巨鳌。”则是对战场上的英勇与强大的描绘,其中“苏武节”和“吕虔刀”都是指挥官的象征。

紧接着,“戈鋋开雪色,弓矢尚秋毫。天步艰方尽,时和运更遭。”则是对战争中武器与自然景观的交织,以及时间流逝带来的变迁。

“谁云遗毒螫,已是沃腥臊。”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乱后果的忧虑,“睿想丹墀近,神行羽卫牢”则可能是在描绘战争后的某种仪式或心理状态。

最后几句:“花门腾绝漠,拓羯渡临洮。此辈感恩至,羸俘何足操。”则是对战后景象的描述,其中“花门”、“拓羯”都是地名,“感恩至”和“羸俘何足操”则表达了战争结束后的释然和对未来某种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详尽的描写,展现了战乱的紧张与痛苦,以及战争所带来的深远影响。诗人以其独特的笔触,捕捉了战争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处景象,都透露着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收录诗词(1462)

杜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 字:子美
  •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 生卒年:712-770

相关古诗词

寒雨朝行视园树

柴门杂树向千株,丹橘黄甘此地无。

江上今朝寒雨歇,篱中秀色画屏纡。

桃蹊李径年虽故,栀子红椒艳复殊。

锁石藤稍元自落,倚天松骨见来枯。

林香出实垂将尽,叶蒂辞枝不重苏。

爱日恩光蒙借贷,清霜杀气得忧虞。

衰颜更觅藜床坐,缓步仍须竹杖扶。

散骑未知云阁处,啼猿僻在楚山隅。

形式: 排律 押[虞]韵

敬赠郑谏议十韵

谏官非不达,诗义早知名。

破的由来事,先锋孰敢争。

思飘云物外,律中鬼神惊。

毫发无遗恨,波澜独老成。

野人宁得所,天意薄浮生。

多病休儒服,冥搜信客旌。

筑居仙缥缈,旅食岁峥嵘。

使者求颜阖,诸公厌祢衡。

将期一诺重,歘使寸心倾。

君见途穷哭,宜忧阮步兵。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湖中送敬十使君适广陵

相见各头白,其如离别何。

几年一会面,今日复悲歌。

少壮乐难得,岁寒心匪他。

气缠霜匣满,冰置玉壶多。

遭乱实漂泊,济时曾琢磨。

形容吾校老,胆力尔谁过。

秋晚岳增翠,风高湖涌波。

鶱腾访知己,淮海莫蹉跎。

形式: 排律 押[歌]韵

登舟将适汉阳

春宅弃汝去,秋帆催客归。

庭蔬尚在眼,浦浪已吹衣。

生理飘荡拙,有心迟暮归。

中原戎马盛,远道素书稀。

塞雁与时集,樯乌终岁飞。

鹿门自此往,永息汉阴机。

形式: 排律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