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舟将适汉阳

春宅弃汝去,秋帆催客归。

庭蔬尚在眼,浦浪已吹衣。

生理飘荡拙,有心迟暮归。

中原戎马盛,远道素书稀。

塞雁与时集,樯乌终岁飞。

鹿门自此往,永息汉阴机。

形式: 排律 押[微]韵

翻译

春天我将舍弃宅院离去,秋天的船只催促我回家。
庭院中的蔬菜还在眼前,江边的波浪已经吹动我的衣裳。
生活漂泊无定,我本想晚年安定归乡。
中原战事正激烈,远方的信件稀少。
边塞的大雁按时聚集,船桅上的乌鸦整年飞翔。
从此前往鹿门山,永远远离尘世的纷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与归去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战争动乱时代的忧虑。开篇“春宅弃汝去,秋帆催客归”两句,通过季节的变化,表明了时间的流逝和离别的迫切。

“庭蔬尚在眼,浦浪已吹衣”写出了诗人对家园的留恋,尽管杂草还在眼前,但已经被河水的波涛所濡湿,显示出离别时的不舍和急促。紧接着,“生理飘荡拙,有心迟暮归”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一方面是生计的考虑,一方面是对家的思念和归去的心愿。

“中原戎马盛,远道素书稀”两句,抒写了战争频繁、消息不通的情况,这在当时战乱频仍的背景下,是诗人对于家人的担忧。接着,“塞雁与时集,樯乌终岁飞”则是通过对边塞鸿雁和城市乌鸦的观察,来强化这种不安的情绪。

最后,“鹿门自此往,永息汉阴机”表达了诗人希望从此以后能够安定下来,不再有战争的动乱。这里的“汉阴”,可能是指汉水流域一带地区,而“永息汉阴机”则是在表达诗人对于和平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时代的变迁。

收录诗词(1462)

杜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 字:子美
  •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 生卒年:712-770

相关古诗词

槐叶冷淘

青青高槐叶,采掇付中厨。

新面来近市,汁滓宛相俱。

入鼎资过熟,加餐愁欲无。

碧鲜俱照箸,香饭兼苞芦。

经齿冷于雪,劝人投此珠。

愿随金騕袅,走置锦屠苏。

路远思恐泥,兴深终不渝。

献芹则小小,荐藻明区区。

万里露寒殿,开冰清玉壶。

君王纳凉晚,此味亦时须。

形式: 排律 押[虞]韵

遣兴

骥子好男儿,前年学语时。

问知人客姓,诵得老夫诗。

世乱怜渠小,家贫仰母慈。

鹿门携不遂,雁足系难期。

天地军麾满,山河战角悲。

傥归免相失,见日敢辞迟。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遣闷

地阔平沙岸,舟虚小洞房。

使尘来驿道,城日避乌樯。

暑雨留蒸湿,江风借夕凉。

行云星隐见,叠浪月光芒。

萤鉴缘帷彻,蛛丝罥鬓长。

哀筝犹凭几,鸣笛竟沾裳。

倚著如秦赘,过逢类楚狂。

气冲看剑匣,颖脱抚锥囊。

妖孽关东臭,兵戈陇右创。

时清疑武略,世乱局文场。

馀力浮于海,端忧问彼苍。

百年从万事,故国耿难忘。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遣闷奉呈严公二十韵

白水鱼竿客,清秋鹤发翁。

胡为来幕下,秪合在舟中。

黄卷真如律,青袍也自公。

老妻忧坐痹,幼女问头风。

平地专欹倒,分曹失异同。

礼甘衰力就,义忝上官通。

畴昔论诗蚤,光辉仗钺雄。

宽容存性拙,剪拂念途穷。

露裛思藤架,烟霏想桂丛。

信然龟触网,直作鸟窥笼。

西岭纡村北,南江绕舍东。

竹皮寒旧翠,椒实雨新红。

浪簸船应坼,杯乾瓮即空。

藩篱生野径,斤斧任樵童。

束缚酬知己,蹉跎效小忠。

周防期稍稍,太简遂悤悤。

晓入朱扉启,昏归画角终。

不成寻别业,未敢息微躬。

乌鹊愁银汉,驽骀怕锦幪。

会希全物色,时放倚梧桐。

形式: 排律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