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叔父贫乐斋

草堂幽僻迥无尘,竹几箪瓢意自亲。

下榻未尝留俗客,杖藜也复访闲人。

青山绿水情偏好,白发乌纱老更真。

须信先生清乐在,床头有酒不全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此诗《奉和叔父贫乐斋》由元代诗人华汝翊所作,描绘了一幅隐逸高雅的生活画卷。诗中以“草堂幽僻迥无尘”开篇,点明了居所的清静与脱俗,竹几、箪瓢则展现了简朴而自在的生活方式,体现了诗人对物质的淡泊与精神的追求。下榻不迎俗客,杖藜访闲人,更显其超然物外的性情。青山绿水,白发乌纱,不仅描绘了自然美景与诗人老迈的形象,也暗含着对自然之美的偏爱与对岁月流逝的感慨。结尾“须信先生清乐在,床头有酒不全贫”,表达了诗人坚信清贫生活中的乐趣,即使物质匮乏,心灵的富足足以抵御一切贫穷,彰显出一种超脱世俗的乐观态度和对精神世界的珍视。整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学,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

收录诗词(1)

华汝翊(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奉和伯父喜雨感怀三首(其一)

茅檐一夜雨声喧,忽见新秧绿满田。

此去西成已堪望,更须莫惜杖头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奉和伯父喜雨感怀三首(其二)

云暗西山雨复来,满空阴翳忽然开。

平原百里俱沾足,不费天瓢水半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奉和伯父喜雨感怀三首(其三)

长忆东轩红藕花,每临荒沼泪逾加。

先翁笑语不复见,夜夜寒螀泣露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游惠山二首(其一)

结轸西神践胜游,禅房花木占清幽。

山如有约年年好,泉本无心日日流。

故宅几经时世换,空门不管古今愁。

登临未快尘凡目,更上龙峰最上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