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月筒纪闰附青炜,民野陶然化日熙。
祀备枌榆祈稔岁,宴酣花柳乐清时。
洛中富贵斜阳恨,绵上勋劳千古思。
浩兴归来吟不尽,陶诗和后和豳诗。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田园春日图景,通过对自然美景和农事活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赞美。
"月筒纪闰附青炜,民野陶然化日熙。" 这两句以鲜明的笔触勾勒出春天的景象,"月筒"指的是古代用来观察农事季节的工具,而"纪闰附青炜"则形容春意盎然之景,"民野陶然化日熙"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融入。
"祀备枌榆祈稔岁,宴酣花柳乐清时。" 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农事活动和春天的欢愉气氛,通过祭祀、种植等行为,以及对丰收的祈愿,展示了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景。
"洛中富贵斜阳恨,绵上勋劳千古思。" 这两句转而表达了一种历史的沉思和对过去繁华时期的怀念,通过"洛中富贵"与"绵上勋劳"之间的对比,诗人展现了自己对于时间流逝、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慨。
"浩兴归来吟不尽,陶诗和后和豳诗。"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诗人的怀念与赞美,以及自己创作的无限热情。这也暗示着诗人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传承古典文学的精神,与前贤比肩。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天田园生活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农事之乐以及历史文化传承的深刻理解和热爱。
不详
前身当是陶渊明,爱酒不入远公社。
畴昔闻高隐,红尘隔远林。
间乘黄犊出,踏破白云深。
自得忘归乐,应多扣角吟。
如今秋草没,几约与僧寻。
稍离烟瘴近湘潭,疾病衰颓已不堪。
儿女不知来避地,强言风物胜江南。
病知前路资粮少,老觉平生事业非。
无数青山隔沧海,与谁同往却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