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杂兴(其四)

客来难共语,客去宁自孤。

未能高远引,非斯其谁徒。

寥寥同心人,一逝不可呼。

渊明醉即眠,所以爱吾庐。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淲所作的《雨中杂兴(其四)》。诗中描绘了诗人独处时的内心世界,以及对友情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首句“客来难共语,客去宁自孤”,表达了诗人与外界交流的困难,以及在朋友离去后内心的孤独感。这反映了诗人可能身处一个较为冷清或理解他的人较少的环境,使得他在日常生活中感到难以找到共鸣的朋友。

接着,“未能高远引,非斯其谁徒”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于理想境界的追求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这里的“高远引”可以理解为追求高尚、深远的目标或境界,而“非斯其谁徒”则表达了在现实中找不到能够共同追求这些目标的人,因此感到徒劳无功。

“寥寥同心人,一逝不可呼”,这两句更加深了诗人对真正知音的渴望。在人海中,能够找到心灵相通的朋友是极其难得的,一旦失去,就无法再寻回。这里流露出的是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失去知音的遗憾。

最后,“渊明醉即眠,所以爱吾庐”引用了陶渊明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简单、自然生活的向往。陶渊明在酒醉之后便安然入睡,对居住的小屋充满了喜爱之情,这反映了诗人对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友情、自然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

收录诗词(2817)

韩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子仲,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 字:仲止
  • 号:涧泉
  • 生卒年:biāo)(1159—1224

相关古诗词

雨中杂兴(其五)

枯禅未离喧,随俗或安雅。

翻覆大化中,谁是长年者。

同光须臾期,尘埃野马也。

风亭木叶下,村村又秋社。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春怀(其一)

蝴蝶为庄周,黄粱熟邯郸。

蘧然一梦觉,茫茫天壤间。

相推明日月,来往成暑寒。

山林与钟鼎,胸中了不干。

形式: 古风

春怀(其二)

东风已飞花,绿叶生昼阴。

呼童整春服,清溪一啸吟。

时序遽如许,不知情浅深。

夕阳忽在山,轻烟起沉沉。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春怀(其三)

单舸下长川,相与两文士。

欢然叩舷歌,激激响风水。

山头秀松杉,城阴富桃李。

周流至桥边,兴极笑而起。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