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竹树映清晓,坐闻山鸟鸣。
瓶花香病骨,檐雨挟诗声。
客亦非馀子,春无负此生。
明朝余问俗,吟罢却须晴。
这首元代卢挚的《婺源县斋书事》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诗意的画面。诗中以清晨的竹树和山鸟鸣声开篇,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竹树映清晓",竹林与晨光交相辉映,展现出自然界的和谐之美。"坐闻山鸟鸣",诗人静坐其间,倾听山间鸟儿的歌唱,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
接着,诗人的生活细节被巧妙地融入其中:"瓶花香病骨,檐雨挟诗声"。瓶中的鲜花散发着香气,似乎能治愈身心的疲惫;檐下的雨水滴答作响,仿佛是大自然的乐章,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这种将日常生活中的小物小景赋予深刻情感的做法,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独特感悟。
"客亦非馀子,春无负此生",诗人自谦并非泛泛之辈,而是珍惜春天的美好时光,不让生命虚度。这句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最后两句"明朝余问俗,吟罢却须晴",预示着明天诗人将去了解当地风俗,结束时希望天气晴朗,暗示着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以及未来的美好愿景,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不详
一字莘老;号疏斋,又号蒿翁。至元5年(1268)进士,任过廉访使、翰林学士。诗文与刘因、姚燧齐名,世称“刘卢”、“姚卢”。与白朴、马致远、珠帘秀均有交往。散曲如今仅存小令。著有《疏斋集》(已佚)《文心选诀》《文章宗旨》,传世散曲一百二十首。有的写山林逸趣,有的写诗酒生活,而较多的是“怀古”,抒发对故国的怀念。今人有《卢疏斋集辑存》,《全元散曲》录存其小令
问俗来山郭,携春到隔溪。
花香破禅寂,林樾受莺啼。
欲和观音偈,聊乘醉墨题。
閒云若留客,不肯为余西。
古刹东风里,逢僧一解颜。
收经出深竹,披衲下空山。
未要天花堕,聊看石影閒。
何妨病居士,明日到田间。
海风吹晓上三山,手把韶华满意看。
偶向仙家逢岁朔,不知人世有春寒。
梅边杖屦香随步,云际楼台玉作阑。
万古椒花一杯酒,醉来骑鹤问还丹。
服药求长年,孰与孤竹子。
一食西山薇,万古犹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