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至金陵

山川过雨晓光浮,初看江南第一州。

路绕匡庐更南去,悬知是处可忘忧。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翻译

山川经过雨水洗涤后,晨光照耀,展现出江南最美的风貌。
初次看到这里,感觉它是江南的第一等州府。

注释

山川:山脉和河流。
过雨:经过雨水冲刷。
晓光:早晨的阳光。
浮:照耀。
初看:初次见到。
江南:长江以南地区,这里指代某个具体的江南州府。
第一州:最优秀的州府。
路绕:道路蜿蜒曲折。
匡庐:庐山,位于江西北部。
更南去:向南延伸更远。
悬知:料想,预期。
是处:此处,指代前面提到的江南州府。
可忘忧:能让人忘却忧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江南山水的清新景象,诗人初到金陵(今南京)时的所见所感。"山川过雨晓光浮",写出了雨后山川在晨光中显得格外明亮,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初看江南第一州",表达了诗人对金陵作为江南重要城市的初次印象,赞美其秀丽风光和文化底蕴。

接下来的两句"路绕匡庐更南去,悬知是处可忘忧",诗人通过想象继续前行,路经庐山,暗示此行将带来心灵上的宁静与解脱。"悬知"二字,流露出诗人期待在新的环境中暂时忘却忧虑的心情。整体上,这首诗以景抒怀,展现了诗人对新环境的好奇与向往,以及寻求内心平静的愿望。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巫山庙乌

巫庙真人古列仙,高心独爱玉炉烟。

饥乌巧会行人意,来去纷纷噪客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补种牡丹二绝(其一)

野草凡花著地生,洛阳千叶种难成。

姚黄性似天人洁,粪壤埋根气不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闰九月重九与父老小饮四绝(其四)

尉佗城下两重阳,白酒黄鸡意自长。

卯饮下床虚已散,老年不似少年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闰九月重九与父老小饮四绝(其一)

九日龙山霜露凝,龙川九日气如烝。

偶逢闰月还重九,酒熟风高喜不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