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宿遣兴奉呈群公

鲁钝仍多病,逢迎远复迷。

耳聋须画字,发短不胜蓖。

泽国虽勤雨,炎天竟浅泥。

小江还积浪,弱缆且长堤。

归路非关北,行舟却向西。

暮年漂泊恨,今夕乱离啼。

童稚频书札,盘餐讵糁藜。

我行何到此,物理直难齐。

高枕翻星月,严城叠鼓鞞。

风号闻虎豹,水宿伴凫鹥。

异县惊虚往,同人惜解携。

蹉跎长泛鹢,展转屡鸣鸡。

嶷嶷瑚琏器,阴阴桃李蹊。

馀波期救涸,费日苦轻赍。

支策门阑邃,肩舆羽翮低。

自伤甘贱役,谁悯强幽栖。

巨海能无钓,浮云亦有梯。

勋庸思树立,语默可端倪。

赠粟囷应指,登桥柱必题。

丹心老未折,时访武陵溪。

形式: 排律 押[齐]韵

翻译

愚笨且多病,应酬遥远又迷失。
耳朵聋了需写字交流,头发稀疏梳不动头。
虽然雨水频繁,夏日却仍是浅泥。
小江上波浪堆积,脆弱的缆绳需要长长的堤岸。
回家之路并非北方,乘船却向西行。
晚年漂泊满是哀愁,今夜又听见战乱的哭泣。
孩童频频写信,饭菜粗陋难比藜藿。
为何我会来到这里,世间道理难以一致。
高枕仰望星空,城池深处鼓声密集。
夜晚风声如虎豹怒吼,水边宿息伴随野鸭鸥鹭。
异地出行惊慌失措,朋友离散令人惋惜。
岁月蹉跎,我在舟中反复醒来听鸡鸣。
我如同珍贵的瑚琏,身处阴暗的桃李林。
期待余波能拯救干涸,每日辛劳却轻视了自己。
倚杖门深,坐轿低矮,自感卑微。
伤感于甘愿做卑贱之事,无人怜悯我孤独的生活。
大海中也有垂钓的机会,浮云之上也有攀登的阶梯。
功业和名声渴望树立,言语行动都显露出端倪。
赠送的粮食可能暗示着什么,桥柱上的题字定有深意。
丹心虽老未折,常去探访武陵溪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旅途中的困顿与孤独,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感受的深刻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

“鲁钝仍多病,逢迎远复迷。”开篇即表达了诗人身体上的不适和心中的迷茫,鲁钝可能是指某种疾病或不适,而逢迎则有寻求安慰之意,显示出诗人内心的不安与无助。

“耳聋须画字,发短不胜蓖。”这里通过身体上的残缺,如耳聋和头发稀少,不仅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衰老,更透露出一种生命力度减弱的感慨。画字和不胜蓖都是对诗人生活境遇的一种无奈写照。

“泽国虽勤雨,炎天竟浅泥。”这一句则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出诗人心中对于外界变化的观察与感受。勤雨后的泽国本应是湿润的,但炎热的天气却使得泥土依旧干燥,这种对比强调了自然界的无常,也许暗喻着诗人内心世界的干涸。

“小江还积浪,弱缆且长堤。”这一句中,小江与积浪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力量虽小却不懈怠的精神状态,而弱缆和长堤则是对现实困境的一种无奈写照,显示出诗人面对挑战时的坚持与努力。

“归路非关北,行舟却向西。”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归途的渴望,但实际上却无法如愿,只能逆流而上,这一句反映出了诗人的无奈和悲壮。

“暮年漂泊恨,今夕乱离啼。”这一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在暮年的漂泊感以及对过往的恨意。乱离啼更是强化了一种生命晚期的孤独与凄凉。

“童稚频书札,盘餐讵糁藜。”这里通过对家中生活细节的描写,如孩子们的学习和家人的饮食,表达了诗人对于家庭的思念以及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我行何到此,物理直难齐。”这一句则是诗人自问自答的一种哲理思考,他在质疑自己为何会走到如此境地,同时也在寻找一种超越现实的精神寄托。

“高枕翻星月,严城叠鼓鞞。”这里通过对夜晚星空和古城鼓声的描写,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与宇宙为伍的心境。

“风号闻虎豹,水宿伴凫鹥。”这一句中的风号和虎豹形象地展现了自然界的威猛,而水宿则是对旅途生活的一种写照。诗人通过这些描写表达了一种与大自然共存的情感。

“异县惊虚往,同人惜解携。”这里的异县和惊虚往反映出诗人对于外界变化的观察,而同人惜解携则是对友情的一种怀念与不舍。

“蹉跎长泛鹢,展转屡鸣鸡。”这一句中的蹉跎和长泛鹢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行走状态,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展转屡鸣鸡则是对晨曦的描写,也许暗示着一天的开始和希望。

“嶷嶷瑚琏器,阴阴桃李蹊。”这里通过对器物和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如瑚琏器和桃李蹊,诗人表达了一种静谧与内省的情怀。

“馀波期救涸,费日苦轻赍。”这一句中,馀波和救涸显示出对水势的观察,而费日则是对时间流逝的一种感慨。轻赍可能意味着诗人对于物资的珍惜,也许反映了他在生活上的节俭。

“支策门阑邃,肩舆羽翮低。”这里通过对家居生活的描写,如支策和肩舆,诗人表达了一种对于平静生活的向往。羽翮低则是对飞鸟的一种观察,也许暗喻着一种自由与渴望。

“自伤甘贱役,谁悯强幽栖。”这一句直接抒发了诗人的自我哀伤,他对于自己的处境感到悲哀,但同时也在寻找一种坚强的内心支撑。

“巨海能无钓,浮云亦有梯。”这里通过对自然界的比喻,如巨海和浮云,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越物质束缚、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声。

“勋庸思树立,语默可端倪。”这一句中的勋庸和思树立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思考状态,而语默则是对沉默的一种写照。可端倪可能意味着一种宁静与安详。

“赠粟囷应指,登桥柱必题。”这里通过对赠送粟米和登桥的描写,诗人表达了一种对于朋友和知音的思念,同时也在寻找一种精神上的寄托。

“丹心老未折,时访武陵溪。”这一句中的丹心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坚贞不渝,而时访武陵溪则是对自然美景的一种追求,也许暗喻着诗人对于纯洁与高尚精神的永恒向往。

收录诗词(1462)

杜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 字:子美
  •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 生卒年:712-770

相关古诗词

水槛

苍江多风飙,云雨昼夜飞。

茅轩驾巨浪,焉得不低垂。

游子久在外,门户无人持。

高岸尚如谷,何伤浮柱攲。

扶颠有劝诫,恐贻识者嗤。

既殊大厦倾,可以一木支。

临川视万里,何必阑槛为。

人生感故物,慷慨有馀悲。

形式: 古风

楚山经月火,大旱则斯举。

旧俗烧蛟龙,惊惶致雷雨。

爆嵌魑魅泣,崩冻岚阴昈。

罗落沸百泓,根源皆万古。

青林一灰烬,云气无处所。

入夜殊赫然,新秋照牛女。

风吹巨燄作,河棹腾烟柱。

势欲焚昆崙,光弥焮洲渚。

腥至焦长蛇,声吼缠猛虎。

神物已高飞,不见石与土。

尔宁要谤讟,凭此近荧侮。

薄关长吏忧,甚昧至精主。

远迁谁扑灭,将恐及环堵。

流汗卧江亭,更深气如缕。

形式: 古风

王兵马使二角鹰

悲台萧飒石巃嵷,哀壑杈枒浩呼汹。

中有万里之长江,回风滔日孤光动。

角鹰翻倒壮士臂,将军玉帐轩翠气。

二鹰猛脑徐侯穟,目如愁胡视天地。

杉鸡竹兔不自惜,溪虎野羊俱辟易。

韝上锋棱十二翮,将军勇锐与之敌。

将军树勋起安西,昆崙虞泉入马蹄。

白羽曾肉三狻猊,敢决岂不与之齐。

荆南芮公得将军,亦如角鹰下翔云。

恶鸟飞飞啄金屋,安得尔辈开其群,驱出六合枭鸾分。

形式: 古风

王阆州筵奉酬十一舅惜别之作

万壑树声满,千崖秋气高。

浮舟出郡郭,别酒寄江涛。

良会不复久,此生何太劳。

穷愁但有骨,群盗尚如毛。

吾舅惜分手,使君寒赠袍。

沙头暮黄鸪,失侣自哀号。

形式: 古风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