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蒋兰居年兄之留都(其四)

紧画与慢画,后蛇得其禄。

谁使尔先成,又从为之足。

十日塑鬼身,五日装鬼目。

忽然落鬼鼻,半月空劳碌。

二事予偶闻,一笑寄兹牍。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幽默诙谐的手法,描绘了两个场景,充满了生活情趣和讽刺意味。

首先,"紧画与慢画,后蛇得其禄",这里的"紧画"和"慢画"分别指快速和缓慢的绘画技巧,"后蛇"则可能是对某种动物或物品的戏称。这句话通过对比快慢两种不同的绘画方式,暗示了在某些情况下,看似不那么出色的努力(慢画)反而能获得意想不到的回报(得其禄),而快速完成的作品(紧画)可能并未得到相应的认可或奖励。这反映了社会中常有的现象,即慢工出细活,但有时快速完成的任务却能得到更多的关注或利益。

接着,"谁使尔先成,又从为之足",这句话是对前一句的进一步解释和引申。"尔"指的是前面提到的"后蛇","先成"和"足"分别对应的是"紧画"和"慢画"。这里通过设问的方式,提出了一个问题:究竟是什么力量让"后蛇"先于"紧画"完成,然后又为其增添了一些额外的装饰或修饰?这实际上是在探讨成功背后的推动力,以及成功是否总是与努力程度成正比的问题。

接下来的"十日塑鬼身,五日装鬼目",描述了一个夸张的场景,形象地展示了制作过程的繁琐和复杂。"塑鬼身"和"装鬼目"可能象征着在某些艺术创作或手工艺品制作过程中,为了达到某种特定效果,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精细的加工。"忽然落鬼鼻,半月空劳碌",这句话中的"鬼鼻"同样是一个夸张的比喻,意味着在制作过程中,某个关键细节的添加或修改可能会耗费大量时间,但最终结果却可能并不理想,甚至导致整个作品的失败或失去原有的意义。

最后,"二事予偶闻,一笑寄兹牍",表达了诗人对于上述场景的观察和思考后的态度。"二事"指的是前文提到的两个场景,"予偶闻"表明这些是诗人偶然间所见或所听闻的事情,"一笑"则体现了诗人对于这些现象的轻松和幽默的态度,"寄兹牍"则是将这些想法和感受通过文字表达出来,以供他人分享和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夸张的描写,展现了生活中的一些普遍现象,如努力与回报的关系、过程与结果的矛盾、以及在追求完美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和挑战。同时,诗中也蕴含了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和对人性的洞察,以及对于生活态度的乐观和豁达。

收录诗词(256)

杨起元(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年友陈启堂泉州司训

庠序遍寰宇,师儒满官墙。

三年不相识,一去如参商。

君怀琼海奇,振铎泉山岗。

模范慎其操,令德播芳香。

鹤鸣知子和,川媚识珠藏。

此地夙多才,行矣幸自强。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送年友黄云崖宿州掌教

前月乘輶车,经过睢阳驿。

慨然思古人,入城访遗迹。

西去二百里,张许今庙食。

秉彝在人心,谁不好懿德。

君今涉濉流,传经聚逢掖。

文艺何足云,忠孝为标的。

国家根本地,士风最当植。

丈夫万世名,勉之在一息。

形式: 古风

石潭居为周石潭先生作

神龟化为石,奇崛造物创。

环以惊波涛,封以叠峦嶂。

空谷罕人迹,山灵俟閒放。

果惬静者心,于焉喜相傍。

结茅旋裁竹,笑傲烟霞上。

俨若三神山,石骨何肮脏。

予亦山水癖,闻之心神畅。

所愿未获酬,每每自谯让。

形式: 古风

孟云浦河西务招饮示往年赠我告归之作奉答

契阔欢再会,乃在河西隅。

延我醴与飧,赠我明月珠。

珠中有锦字,一一如丹书。

子其邹孟后,气格与众殊。

且家河洛间,程门近其居。

渊源良有自,爱我推所馀。

鹿鸣知野草,呼朋以为娱。

善哉子有心,愧我柴也愚。

圣真方统一,盛典崇先儒。

学士庆所遭,勉矣游康衢。

驽质不足陈,高足范其驱。

感子木瓜义,欲报无琼琚。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