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其二)

熊馆谁争《谏猎书》,《豳风》罢进授时图。

民心自怨崔成甫,天意终怜郑介夫。

构巧神仙愁出入,技精革木解歌呼。

江南尔汝歌偏好,长劝君王醉玉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薛稻孙的《咏史(其二)》以历史人物为题材,通过对比和讽刺的手法,表达了对某些历史事件的见解。首句“熊馆谁争《谏猎书》”暗指古代官员对于君主过度狩猎的劝谏,可能指的是汉代董仲舒进献《春秋繁露·天人三策》中反对汉武帝穷兵黩武的内容。接下来,“《豳风》罢进授时图”引用《诗经·豳风》来象征古代贤臣进献治国方略,暗示崔成甫未能像郑介夫那样得到重用。

“民心自怨崔成甫”一句,批评了那些不被采纳忠言的官员,百姓对他们感到失望。而“天意终怜郑介夫”则表达了对敢于直言进谏者的肯定,认为上天最终会眷顾那些坚持正义的人。后两句“构巧神仙愁出入,技精革木解歌呼”借用了神话传说,讽刺那些只会阿谀奉承的权臣,与真正有才德者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江南尔汝歌偏好,长劝君王醉玉壶”以江南地区民间俚语的形式,讽刺了宫廷中的风气,暗示君王沉迷于享乐,不听忠告。整首诗寓言深刻,语言犀利,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展示了诗人对历史事件的独特见解和对当政者的警醒。

收录诗词(4)

薛稻孙(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咏史(其三)

冲冠一怒便扬兵,鼓竭秋风马倦鸣。

收骨二陵非死所,藏身三窟岂行成。

单于自款居延塞,老将宁贪石堡城。

不信遐荒真异类,两阶干羽有苗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夏日闲居杂咏(其一)

吴趋盛豪华,阊门最繁剧。

每苦炎夏蒸,烟火万家窄。

曰余在戊辰,曾此设讲席。

咿唔阛阓间,名利共物役。

本性爱萧疏,时欲蜡幽屐。

赖有羽人家,相望在咫尺。

地古却炎晖,仙居世氛隔。

幡高引远飔,下有对弈客。

予心已欣然,藉草坐坛石。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夏日闲居杂咏(其二)

日色川上媚,烟光草际重。

横塘夹修竹,十里蝉声中。

我来古渡头,岁月多行踪。

行踪一何多,言瞻墓上松。

墓在塘之西,家住塘之东。

时节须祭扫,悠悠一水通。

秋林静虚白,春山霭空濛。

气候良自佳,泛舟每从容。

炎夏少经过,安知野趣浓。

野趣浓如此,欣赏情何穷。

形式: 古风

浣香洞

幽溪穿曲窦,洞口树成帷。

垂阴生晚吹,散帻坐苔矶。

雨过月稍上,光含万籁希。

天水空明里,菡萏相因依。

香气自白昼,夜来静入微。

起心欲往求,已觉前境非。

即此悟禅寂,释我胸中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