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台上忆吹箫

宫树春空,御屏香冷,谁遗金碗人间。

爱一枝紫玉,双凤声蟠。

秋月春花客思,把幽情、都付伊传。

惊吹处,籁翻天吹。鹤怨空山。

风流贵家公子,记梦里琼楼,稳跨苍鸾。

恍露凝银浦,霜裂琅玕。

不见云间弄玉,余音散、赤壁江寒。

秦台晚,碧云零乱瑶天。

形式: 词牌: 凤凰台上忆吹箫

翻译

宫殿的树木在春天显得空寂,御用的屏风散发着冷香,是谁将金碗遗忘在人间。
他珍爱那一枝紫色的玉枝,上面有两只凤凰的鸣声回旋。
秋天的月色和春天的花朵引发游子的思绪,他将深深的情感寄托给她传递。
忽然一阵风吹过,声音如天籁般翻腾。白鹤在空山中发出哀怨。
那风流的贵族公子,记得在梦中曾见过琼楼,稳稳地骑着青鸾飞翔。
月光如露水凝结在银色的水边,霜冻使琅玕般的美玉裂开。
再也见不到她在云端弹奏玉笛,只留下余音在赤壁江面飘散,带来寒冷。
夜晚的秦台,碧云纷乱,仿佛瑶池之天。

注释

宫树:宫殿中的树木。
御屏:皇帝的屏风。
金碗:珍贵的碗。
紫玉:紫色的玉石。
双凤声蟠:两只凤凰的鸣声环绕。
客思:游子的思乡之情。
伊:她,指代某人。
籁翻天吹:声音如天籁般翻腾。
鹤怨:鹤的哀鸣。
琼楼:华丽的楼阁。
赤壁:历史上的著名战场。
秦台:古代宫殿或高台。
瑶天:仙境般的天空。

鉴赏

这首元代王恽的《凤凰台上忆吹箫》描绘了一幅宫廷春夜的画面。"宫树春空,御屏香冷",展现了春天的寂静与清冷,暗示着皇家的寂寥。"谁遗金碗人间",以金碗之物,寓言了往昔繁华的痕迹。"爱一枝紫玉,双凤声蟠",借紫玉和双凤的形象,传递出高雅的艺术气息。

接下来,诗人将思绪转向秋天,"秋月春花客思",表达了游子的思乡之情,寄托在月色和花朵中。"把幽情、都付伊传",将这份情感交付给无形的媒介,显得深沉而动人。"惊吹处,籁翻天吹。鹤怨空山",运用自然之声,渲染出一种空旷而凄美的意境。

"风流贵家公子",引入贵族子弟的形象,他们在梦中回味琼楼仙景,骑乘苍鸾,象征着超凡脱俗的生活。"恍露凝银浦,霜裂琅玕",通过描绘月光下的景象,进一步强化了梦境的奇幻色彩。然而,美好的回忆并未延续,"不见云间弄玉,余音散、赤壁江寒",暗示了美好事物的消逝和失落。

最后,"秦台晚,碧云零乱瑶天",以秦台为背景,描绘了傍晚时分,碧云散乱,仿佛瑶池之天的景象,给人留下无尽的遐想和遗憾。整体上,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融合了宫廷、自然和梦境的元素,表达了深深的怀旧之情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收录诗词(456)

王恽(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朝著名学者、诗人兼政治家。一生仕宦,刚直不阿,清贫守职,好学善文,成为元世祖忽必烈、元裕宗真金和元成宗皇帝铁穆耳三代著名谏臣。其书法遒婉,与东鲁王博文、渤海王旭齐名。著有《秋涧先生全集》。散曲创作,今存小令41首。大德八年六月二十日,在汲县去世,终年七十八岁

  • 字:仲谋
  • 号:秋涧
  • 籍贯:卫州路汲县(今河南卫辉市)
  • 生卒年:yùn)(1227—1304年7月23日

相关古诗词

凤凰台上忆吹箫.赠乔媪张氏

碧凤翘寒,玉宵宫晚,云窗误读黄庭。

恨凌波罗袜,洛浦尘生。

往事风流云散,但翠衾、冷落余馨。

人何在,淡妆缟袂,幽树柴荆。

相逢一尊芳酒,对夜色疏星,歌袅云停。

记水南佳丽,姚魏池亭。

梦绕芙蓉城阙,归驭稳、缑岭风清。

桃花晚,等闲休负瑶英。

形式: 词牌: 凤凰台上忆吹箫

太常引

春风碧水静林丘。对书史,日优游。来往更风流。

问谁似、东陵故侯。

黄陂襟度,曲江誉望,山立看扬休。春酿尽禁篘。

拚醉尽、蟠桃上秋。

形式: 词牌: 太常引

太常引

北平移镇入咸秦。说睿眷,更情亲。下手见经纶。

道好个、中原老臣。

万屯晓日,一鞭农事,泾水画中春。陆海尽藏珍。

似只欠、封侯富民。

形式: 词牌: 太常引

太常引.为万奴总管寿

重于山岳蔼如兰。喜一旦,得同官。裁鉴笑谈间。

道不似、当年将坛。

一年好处,中秋节近,凉露洗金盘。丹桂月中看。

尽耐得、人间岁寒。

形式: 词牌: 太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