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三十一首(其十二)

金佛不度炉,铁裹夜明珠。

一槌俱粉碎,清光何处无。

形式: 偈颂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以金佛与夜明珠为喻,表达了一种深刻的哲理。金佛象征着世俗的信仰与追求,而夜明珠则代表了内在的智慧与光芒。通过“金佛不度炉,铁裹夜明珠”这两句,诗人巧妙地揭示了外在形式与内在本质之间的矛盾,指出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于表面的装饰或形式,而在于其内在的光芒与实质。

“一槌俱粉碎,清光何处无”则是对前两句的深化和转折。锤击象征着打破表面、触及本质的过程,而“清光何处无”则表达了无论在何处,内在的光明与真理都是存在的理念。这种思想与禅宗中“放下一切,明心见性”的教义相契合,强调了超越表象、直指本心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探讨了精神层面的追求与世俗观念之间的关系,鼓励读者超越物质与形式的束缚,去寻找内心深处的真实与光明。

收录诗词(148)

释原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古三十一首(其十三)

木佛不度火,掣开金殿锁。

内外绝遮栏,时人犹懡㦬。

形式: 偈颂 押[哿]韵

达磨祖师赞(其二)

未离西乾,恶声已布。面壁九年,一场败露。

咦,不知赚却多少儿孙,直至如今钉桩摇橹。

形式:

题渊明像(其二)

仕晋何心更仕刘,知几闻早去来休。

多君不肯腰轻折,非为区区县督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碧山(其二)

青莲山下玉泉寒,苍耳香中养白鹇。

浪说来仙天地外,桃花流水只人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