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廷陈所作的《寄方思道七首》中的第六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感慨与个人情感的纠结。
首句“逢时非不达”,诗人感叹自己虽身处盛世,却未能达到自己的理想与目标,流露出一种无奈与遗憾。接着,“愤世独难平”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强烈不满和愤怒之情。诗人内心充满矛盾,既想通过“拔剑出门去,扬帆际海行”的决绝行动来摆脱束缚,寻求自由与解脱,又因对友情、亲情的眷恋而难以割舍,“虽贪谢客赏,犹系子牟情”。最后,诗人以“此地便高卧,无令负圣明”收尾,表明了自己愿意隐居避世,但不会忘记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体现了其高尚的情操和深沉的家国情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现实的批判,也有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刻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