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窗吟

更深坐久烛花短,人静红炉火初煖。

朔风吹得笙簧寒,碎剪霜华上银管。

揽衣拭目雁行细,梅梢月到松梢未。

敲冰化水浇醉肠,写向吟窗敌寒气。

鼓鼙冻损声不动,别院人添翠衾重。

笔尖欲挽阳和回,蝴蝶无情入春梦。

朝来閒倚阑干立,忽听林鸦报晴日。

殷勤细读中夜诗,一笑云边乱山出。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夜窗吟》是明代诗人解缙所作,描绘了深夜独坐窗前的静谧与深沉情感。诗中运用细腻的笔触,将夜晚的寂静、寒冷以及诗人内心的思绪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意境。

首句“更深坐久烛花短”,点明时间已至深夜,烛光渐弱,暗示了孤独与时间的流逝。接着“人静红炉火初煖”描绘了室内的一丝温暖,与室外的寒冷形成对比,也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的渴望与温暖。

“朔风吹得笙簧寒,碎剪霜华上银管”两句,通过自然界的风声、霜华,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寒冷与清寂,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敏感。

“揽衣拭目雁行细,梅梢月到松梢未”描绘了诗人起身活动的情景,通过观察雁阵、月光下的梅花与松树,展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思考,同时也寄托了对远方或理想境界的向往。

“敲冰化水浇醉肠,写向吟窗敌寒气”表现了诗人借酒消愁,以诗歌对抗寒冷与孤独,体现了他坚韧不拔的精神与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鼓鼙冻损声不动,别院人添翠衾重”则通过鼓声与厚重的被褥,再次强调了外界的寒冷与室内的温暖对比,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笔尖欲挽阳和回,蝴蝶无情入春梦”表达了诗人试图通过创作唤回温暖与生机的愿望,但最终却只能在梦境中寻找安慰,体现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

最后,“朝来闲倚阑干立,忽听林鸦报晴日”描绘了清晨的景象,林鸦的叫声预示着天气的好转,象征着诗人情绪的转变与希望的降临。

“殷勤细读中夜诗,一笑云边乱山出”则是对整夜创作的总结,诗人通过阅读自己的作品,从中找到了乐趣与满足,仿佛乱山在云边显现,寓意着心灵的释放与自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深夜独处时的内心世界,以及对自然、艺术和生活的深刻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387)

解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缙绅,、喜易,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中进士,官至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参预机务。以才高好直言为人所忌,屡遭贬黜,终以“无人臣礼”下狱,永乐十三年(1415年)冬被埋入雪堆冻死,卒年四十七,成化元年(1465年)赠朝议大夫,谥文毅

  • 字:大绅
  • 号:春雨
  • 籍贯:明朝吉水(今江西吉水)
  • 生卒年:1369年-1415年

相关古诗词

踏青行

春风绿遍天涯路,满院残红不知处。

西家有酒不肯赊,愁坐茅檐日将暮。

出门时作踏青行,晴川云煖花冥冥。

时人埙管吹落日,难为一段江南情。

形式: 古风

送萧检讨引高南归

新雨不成泥,軥舟树上啼。

征夫怀远路,家在大湖西。

别家今几度,杨柳江边树。

念乡车轮下,渐是中年路。

万事中年尚可期,人生且莫长别离。

长别离,向何方,九河落花晴浦香。

玉雎斑斑凫乳黄,南望不见二高堂,奈此游子思故乡。

我家萧君济世早,功成身退合天道。

当时未必去者贤,挽不回之卧烟岛。

后来亲阅亏成事,始识从初去时好。

我不能赤手缚虹霓,又不能委身同草木。

生逢尧舜时,肯受泥涂辱。

昨者误奋龙门雷,蝘蜓嘲之自云足。

忧者举觞酬白日,惟有皇天照空谷。

张公云,吴江生,我有千载意,不羡身后名。

为君写作送行曲,曲中摧曳难为情。

君行不听,我意不平。

明日买船棹秋声,送秋东下窥沧瀛。

飘然如去白玉京,须君禹穴相逢迎。

相见不见须相待,客行虽迟心不改。

形式: 古风

刘希夔丁忧还乡作此送之

我有一斗酒,青天洒浮云。

浮云散尽月光醉,天地与我同氤氲。

我有一掬泪,送君归洒文江波。

人生禄仕为亲养,得禄亲丧将奈何。

去年八月秋风清,我尚衰麻辞玉京。

匆匆流电别乡里,蚤夜载笔趋承明。

今年八月送君归,忍着衰麻更彩衣。

寄言具庆高堂者,莫遣徒为风木悲。

形式: 古风

送友人载入蜀

昔年君去西川时,白头慈母纫征衣。

衣成五彩相陆离,出门意气生光辉。

扁舟溯尽瞿塘险,料想一险一度思庭闱。

白头慈母中夜叹,严父寄书令子归。

归来复向西川去,相看又作明年期。

人生倏忽百年内,春叶青青秋已稀。

辞亲掩卷怀李密,酒酣击筑思渐离。

丈夫孝子俱可怜,明年与君重相违。

君行慷慨当恐惧,父母之年不可以不知,父母许尔行勿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