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台上忆吹箫

润逼琴丝,腻匀笺粉,困人终日廉纤。

似春眠未觉,宿醉相兼。

一种无聊心绪,谁还理、旧素新缣。

愁来也,王肌生粟,悄觉寒严。鳒鳒。

何曾比目,向百尺竿头,断送枯鲇。

想当初崖蜜,知为谁甜。

挑取罗巾袖口,将往字、细啮重挦。

拚狼藉,墨痕清泪,小印红铃。

形式: 词牌: 凤凰台上忆吹箫

鉴赏

此诗《凤凰台上忆吹箫》由清代诗人顾贞观所作,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春日里慵懒、愁闷的情绪,以及她对过往情感的回忆与怀念。

首句“润逼琴丝,腻匀笺粉”,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里湿润的空气如何浸透琴弦,使琴声更加柔和,同时纸张上均匀涂抹的香粉,营造出一种温润而略带慵懒的氛围。接下来,“困人终日廉纤”一句,点明了这种氛围使人感到慵懒、疲倦,仿佛整个日子都在绵绵细雨中度过。

“似春眠未觉,宿醉相兼”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慵懒的状态,仿佛是春日的睡眠还未完全醒来,又带着一丝宿醉的迷蒙。接着,“一种无聊心绪,谁还理、旧素新缣”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寂寞,即使面对旧日的信件和新写的纸张,也没有人能理解或关心她的心绪。

“愁来也,王肌生粟,悄觉寒严”则通过身体的反应,如身上长出粟粒般的疙瘩,以及感受到的寒冷,形象地表现了主人公内心的愁苦与不安。接下来,“何曾比目,向百尺竿头,断送枯鲇”运用比喻,将自己比作无法成双的鱼儿,被无情地抛向高处,最终只能孤独地死去,形象地表达了孤独与绝望的情感。

“想当初崖蜜,知为谁甜”一句,通过回忆甜蜜的往事,反衬出当前的孤独与苦涩。接下来,“挑取罗巾袖口,将往字、细啮重挦”描述了主人公试图通过回忆和文字来寻找慰藉,但最终只能徒增伤感,只能将泪水和痛苦留在袖口。

最后,“拚狼藉,墨痕清泪,小印红铃”表达了主人公面对无法挽回的过去,只能任由情感在纸上、泪水和印记中肆意流淌,展现出一种决绝而又无奈的情感状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比喻,深刻地展现了主人公在春日里因孤独、愁苦而产生的复杂情绪,以及她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渴望。

收录诗词(246)

顾贞观(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华文,、华峰,亦作华封。明末东林党人顾宪成四世孙。康熙五年举人,擢秘书院典籍。曾馆纳兰相国家,与相国子纳兰性德交契,康熙二十三年致仕,读书终老。贞观工诗文,词名尤著,著有《弹指词》、《积书岩集》等。与陈维嵩、朱彝尊并称明末清初“词家三绝”,同时又与纳兰性德、曹贞吉共享“京华三绝”之誉

  • 字:远平
  • 号:梁汾
  • 籍贯:江苏无锡
  • 生卒年:1637-1714

相关古诗词

菩萨蛮

乱红新碧阴如幕。夹罗初换单绡薄。曲栏沸春声。

卷帘无数莺。花丛双蛱蝶。颤向钗丛贴。

和笑弄青梅。是伊亲摘来。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菩萨蛮

楚江才有明珠寄。秦楼又惹罗襦系。

的的比双南,双栖分也甘。欢多愁转剧。

两地寻春约。帆影落平芜。依然范蠡湖。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菩萨蛮

隔花谁撼金铃索。东风无赖搴珠箔。小胆不成欢。

麝衾空昼寒。娇多抬腕怯。薄晕偎双颊。

半晌费矜持。赠君千日思。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菩萨蛮

颇黎枕滑春云卸。残红犹自明兰灺。好梦觉来疑。

归时说与伊。微霜吹玉貌。何处停征棹。

相隔只无关。曲屏无限山。

形式: 词牌: 菩萨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