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凤凰台上忆吹箫》由清代诗人顾贞观所作,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春日里慵懒、愁闷的情绪,以及她对过往情感的回忆与怀念。
首句“润逼琴丝,腻匀笺粉”,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里湿润的空气如何浸透琴弦,使琴声更加柔和,同时纸张上均匀涂抹的香粉,营造出一种温润而略带慵懒的氛围。接下来,“困人终日廉纤”一句,点明了这种氛围使人感到慵懒、疲倦,仿佛整个日子都在绵绵细雨中度过。
“似春眠未觉,宿醉相兼”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慵懒的状态,仿佛是春日的睡眠还未完全醒来,又带着一丝宿醉的迷蒙。接着,“一种无聊心绪,谁还理、旧素新缣”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寂寞,即使面对旧日的信件和新写的纸张,也没有人能理解或关心她的心绪。
“愁来也,王肌生粟,悄觉寒严”则通过身体的反应,如身上长出粟粒般的疙瘩,以及感受到的寒冷,形象地表现了主人公内心的愁苦与不安。接下来,“何曾比目,向百尺竿头,断送枯鲇”运用比喻,将自己比作无法成双的鱼儿,被无情地抛向高处,最终只能孤独地死去,形象地表达了孤独与绝望的情感。
“想当初崖蜜,知为谁甜”一句,通过回忆甜蜜的往事,反衬出当前的孤独与苦涩。接下来,“挑取罗巾袖口,将往字、细啮重挦”描述了主人公试图通过回忆和文字来寻找慰藉,但最终只能徒增伤感,只能将泪水和痛苦留在袖口。
最后,“拚狼藉,墨痕清泪,小印红铃”表达了主人公面对无法挽回的过去,只能任由情感在纸上、泪水和印记中肆意流淌,展现出一种决绝而又无奈的情感状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比喻,深刻地展现了主人公在春日里因孤独、愁苦而产生的复杂情绪,以及她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