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谢公定观秘阁文与可枯木

斯人不复有,累世或可期。

每于丹青里,一见如平时。

坏障尘得入,惨澹令人悲。

墨色落欲尽,严颜终不移。

朽老莫使年,石心乌铜皮。

念此犹少作,未尽冰霰姿。

北枝把异鹊,意定了不疑。

惜哉不得语,胸次几兴衰。

一为要贵役,可复辞画师。

隐奥虽可惜,涂抹复见遗。

谢侯名家子,感慨形苦词。

岂惟语画工,劲特颇似之。

何当补谏列,一吐胸中奇。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翻译

这样的人不再有,或许在后代能期待。
每当在画作中,相见如常日。
残破的障碍让尘土进入,画面凄凉令人悲伤。
墨色将尽,严肃的脸庞始终不变。
不要让朽老限制了岁月,石心和乌铜般的坚韧。
想起这些还是年轻时的作品,未能展现全部风采。
北枝上栖息着异鹊,心意坚定没有怀疑。
可惜不能言语,心中情绪起伏不定。
一旦为了权贵的差遣,怎能再推辞画师的身份。
虽然隐藏深奥可惜,但绘画中仍可见其遗风。
谢侯是名门之后,他的感慨在诗文中流露。
他不仅对画工有所启发,其风格独特也颇为相似。
何时能补入谏官行列,一抒胸中的奇思妙想。

注释

斯人:这样的人。
累世:后代。
丹青:绘画。
平时:平常日子。
坏障:残破的障碍。
惨澹:凄凉。
严颜:严肃的脸庞。
朽老:朽败的老去。
石心:坚硬的心。
冰霰姿:未尽的风采。
北枝:北方的树枝。
异鹊:不同寻常的鹊鸟。
胸次:内心。
贵役:权贵的差遣。
涂抹:绘画。
感慨:感慨之情。
劲特:独特、刚劲。
谏列:谏官行列。
奇:奇思妙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的《和谢公定观秘阁文与可枯木》,通过对文与可先生所绘枯木的描绘,表达了对逝者才华的怀念以及对其艺术风格的赞赏。诗人感叹文与可的才情不再,但其作品中的精神风貌历久弥新,如同墨色虽淡却坚韧不移。他惋惜未能与文公多交流,欣赏到他未尽的艺术潜力。同时,诗人也提到文公的作品深藏不露,具有独特的价值,认为他的艺术风格不仅体现在画作中,也影响了其他领域,如谢公定的诗歌。最后,诗人期待有机会将文公的画作与谏言并置,以展现其非凡的才情和见解。整首诗情感深沉,对文与可的艺术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

收录诗词(750)

陈师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一字无己,汉族。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 字:履常
  • 号:后山居士
  • 籍贯:彭城(今江苏徐州)
  • 生卒年:1053~1102

相关古诗词

和鲜于大受崇先观饯别曾元中

此别未为远,两都东西州。

情亲有乖隔,江湖成阻脩。

脱尘度翠密,徐行当寻幽。

各有惜别怀,共此一日留。

意合岂待约,酒尽不更求。

阙词固未可,忍手亦何犹。

坐有黄冠师,未解逍遥游。

兴来我与共,醉罢君当休。

僧房火可亲,此乐行且谋。

万事自纠纷,高怀元一丘。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和魏衍三日二首(其二)

堤沙泥尽未及尘,江波不动风生纹。

虎头鱼尾不知数,朱旗一点来奔云。

春容已老有馀态,祓禊虽古无前闻。

踏青摸石修秘祝,落日带雨催行人。

听诗对月两不厌,颇觉过目徒纷纷。

君不见天宝杜陵翁,屈宋才堪作近邻。

形式: 古风

和魏衍三日二首(其一)

林花女颊红,春水瓜头绿。

步蹇我三休,来同君一足。

苦嗟所历小,不尽千里目。

暮景向昏鸦,归涂取脩竹。

形式: 古风

和魏衍元夜同登黄楼

车马竞清夜,人物秀三楚。

登临得免俗,兹楼岂时睹。

同来两稚子,冠者亦四五。

落落俱可人,颇亦厌歌鼓。

山月出未高,潜鳞动寒浦。

樯灯接疏星,夺目粲不数。

魏侯转物手,百好趋就叙。

得句未肯吐,秀气出眉宇。

水净纳行影,山空答脩语。

夜气稍侵肌,鸟骇去其侣。

清游岂有极,喜事戒多取。

投静未免喧,于今岂非古。

永怀寂寞人,南北忘在所。

横岭限鱼鸟,作书欲谁与。

情生文自哀,意动足复伫。

凭槛共一默,望舒已侵午。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