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湖楼晚霁呈侍郎

湖光滟滟水平堤,醉倚栏干晚霁时。

入镜往来人倒影,窥天拂掠燕低飞。

雨痕犹向梅妆见,风色偏于柳线知。

景物相撩无好句,乞公诗作画图归。

形式: 七言律诗

翻译

湖面波光粼粼映照着堤岸,我在傍晚倚着栏杆微醺时分。
人在水中倒影摇曳,燕子低飞掠过天空。
雨后的痕迹还能在梅花妆上看见,风的韵味只有柳条能察觉。
美景触动我无佳词可表,只求您以诗描绘,让这画面归于诗卷。

注释

湖光:湖面的反光。
滟滟:波光闪烁的样子。
水平堤:湖边的堤坝。
醉倚:喝醉后倚靠。
晚霁:雨后放晴。
入镜:映入水中。
窥天:仰望天空。
拂掠:轻掠而过。
燕低飞:燕子低空飞翔。
雨痕:雨后的痕迹。
梅妆:梅花妆容(古代女子的一种妆饰)。
风色:风的色彩或韵味。
柳线:柳树的枝条。
景物:周围的景色。
撩:触动。
无好句:没有合适的诗句形容。
乞公:请求您。
诗作画图:以诗描绘成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水景,诗人在湖边的楼阁中,观赏着晚霞下的美丽景色。"湖光滟滟水平堤"一句直接勾勒出水光与堤岸交融的画面,给人以广阔和柔和之感。而"醉倚栏干晚霁时"则透露出诗人的愉悦心情,他在栏杆旁自得其乐,沉浸于这美好时光。

接下来的两句"入镜往来人倒影,窥天拂掠燕低飞"更增添了一份超脱与幻想。诗中的人影倒映在水中,如同梦境,燕子低飞,则是对自由之物的描绘,它们似乎与诗人的心境相呼应,都在享受这宁静美好的时刻。

"雨痕犹向梅妆见,风色偏于柳线知"两句则转向自然景物的细致描写。雨后的梅花依然带着湿润,而柳絮随风轻拂,都在诗人的笔下生动起来。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

最后一句"乞公诗作画图归"则显示了诗人对于这份美好时光的珍视,他希望将这一切都留存下来,不论是通过文字还是绘画,都是对瞬间美景的一种保存与传承。整首诗流露出作者深厚的情感和他对于自然之美的独到感悟,是一篇意境幽深、情感丰富的佳作。

收录诗词(205)

邓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再用韵

葛巾藜杖款重关,不独风流识谢安。

兰玉满庭惊醉眼,云烟落纸照衰颜。

也知鸿雁行应起,莫管凫鸥盟渐寒。

自笑断须安字拙,空令短发作诗斑。

形式: 七言律诗

次正臣韵

黄牛偶际半槽水,忻然解缆离江涘。

旧闻峡山最多奇,非涉风波难说似。

千金莫买丹青临,今日真行图画里。

魂惊险怪千万状,眼洗清奇数千里。

戏石鹿儿玩铙鼓,缘木王孙卖弓矢。

鹭鸶久立应有待,鸬鹚深没殊无底。

大淖瀑濆续续生,怒涛惊浪层层起。

好风转旂捷有神,长年捩柂翻堪倚。

渔人生长谩不知,叶舟来去纷可喜。

惟愁三峡总黄浊,安得一瓢独清泚。

甘泉剩贮虾蟆碚,时瀹玉尘香漱齿。

形式: 古风

次韵方德秀

清风一榻借冰壶,邂逅相逢日与俱。

学辩痴龙君有见,诗穷馋犬我何癯。

似闻圆觉常开卷,未到方桥欲问途。

稍待秋风凉冷后,相从十日却归欤。

形式: 七言律诗

次韵饯行

君到西湖四月天,酴醾过后藕花前。

却看梅子垂金弹,恰映杨花铺白毡。

掷帽袁耽无复戏,著鞭祖逖有谁先。

姑苏傥见平反使,生涩休言有此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