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少方伯徐公明月轩(其一)

傲吏高斋海岱开,长留明月照池台。

白云湖上秋何处,鸿雁樽前客自来。

寒色玉壶堪徙倚,流光华发与徘徊。

西园诸子俱能赋,独让应徐邺下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名为《题少方伯徐公明月轩(其一)》。诗中描绘了一位傲然自得的官员在高雅的居所中,欣赏着明月洒满池台的美景,与白云、湖水、鸿雁相伴,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首联“傲吏高斋海岱开,长留明月照池台”以“傲吏”点明人物身份,暗示其不拘小节、高洁自处的品格。高斋之上,明月长照,不仅渲染了环境的清幽,也映射出主人内心的宁静与高远。

颔联“白云湖上秋何处,鸿雁樽前客自来”进一步展开画面,将白云、湖水、秋色与鸿雁融入其中,构成一幅动态与静态交织的画面。白云飘渺,湖面波光粼粼,鸿雁南飞,酒樽前宾客纷至沓来,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体现了人情之暖。

颈联“寒色玉壶堪徙倚,流光华发与徘徊”则转而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玉壶象征着纯洁与高雅,寒色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沉淀。诗人在此表达了对时光流转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回味。

尾联“西园诸子俱能赋,独让应徐邺下才”以“西园诸子”比喻众多才华横溢的朋友,而“独让应徐邺下才”则是诗人谦逊地表示自己虽有才华,但相较于友人,仍有不及之处。这一联既展现了诗人与朋友间的深厚友谊,也体现了其谦虚的品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友情和人生的独特感悟,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明代文坛上的一篇佳作。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题少方伯徐公明月轩(其二)

应怜明月满长安,永夜凭轩万里看。

秋水乍疑湖外合,白云犹似署中寒。

绕枝乌鹊星霜色,一曲关山道路难。

此兴庾公曾不浅,南楼参佐几人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题少方伯徐公明月轩(其三)

湖上风流画省新,堪多明月少红尘。

长悬素魄衔金镜,不减清光抱玉人。

当户云生屏自倚,拂床星动剑相亲。

看君如在扬雄宅,搦管玄经合有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送俞按察之湖广(其一)

襜帷十载使君东,开府还当楚地雄。

江汉日高天子气,楼台秋敞大王风。

重瞻执法临台象,自许论文见国工。

有客傥能鹦鹉赋,莫令才子叹漂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送俞按察之湖广(其二)

揽辔江湖万里清,使君三楚旧知名。

阳春不是寻常调,明月堪偿十五城。

行省重臣推掌宪,中原多事盛谈兵。

遥怜佐吏耽秋色,不浅南楼庾亮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