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武宽则湖山堂

祝融九千七百丈,六月飞霜洒洞庭。

攸舆学者武宽则,石鼓斋中穷六经。

气横潇湘波浪白,思入嵩华烟云青。

四千馀里到京国,倒插五色凤凰翎。

河西猛将今太尉,一见握手坐广庭。

立呼爱子俾受业,岂独汝学我亦听。

猿肩虎头日侍侧,长刀大剑罗青荧。

动陈忠义破肝胆,众目睒䁑开心扃。

丈夫乖遇岂偶尔,纵不我听我则宁。

嗟予官冷材力薄,每辱奇俊哀竛竮。

天晴风静辄过我,如病得瘥醉得醒。

不为湖山劳梦寐,不为富贵疲心形。

始知卓识出天性,岂彼狗苟蝇营营。

方今夔皋满廊庙,洪恩屡降无滥刑。

长材用世何不可,大夫列卿如拾萤。

君如得位立行志,慎勿学我空星星。

我今老矣何所称,白云深谷寒烟汀。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寄题武宽则湖山堂》由元代诗人揭傒斯创作。诗中描绘了武宽则先生在湖山堂中的生活与学术追求,以及其与河西猛将太尉的交往,展现了人物的高洁品质和对学问的执着追求。

首句“祝融九千七百丈,六月飞霜洒洞庭”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祝融峰之高峻,六月飞霜的奇景,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攸舆学者武宽则,石鼓斋中穷六经”点明了武宽则先生的学者身份,他在石鼓斋中深入研究儒家经典,追求学问的极致。

“气横潇湘波浪白,思入嵩华烟云青”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现了武宽则先生思想的深远和高远。他不仅在学术上有所成就,更在精神层面达到了一定的境界。“四千馀里到京国,倒插五色凤凰翎”则进一步展示了武宽则先生的影响力,他的名声甚至传到了京城,如同倒插的五色凤凰翎一般,光彩夺目。

接下来,“河西猛将今太尉,一见握手坐广庭”描述了武宽则先生与河西猛将太尉的相遇,两人一见如故,共同探讨学问。太尉对武宽则先生的学问表示赞赏,并邀请其子一同学习,体现了对学问的尊重和传承。

“猿肩虎头日侍侧,长刀大剑罗青荧”描绘了武宽则先生身边的侍从形象,他们勇猛而忠诚,为先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支持。同时,也暗示了武宽则先生在学术上的坚定和不屈。

“动陈忠义破肝胆,众目睒䁑开心扃”表达了武宽则先生在学术讨论中,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即使面对困难也不退缩的精神。这种精神如同开启心扉的钥匙,让人心灵得到净化。

最后,“方今夔皋满廊庙,洪恩屡降无滥刑。长材用世何不可,大夫列卿如拾萤”表达了对当下的赞美,认为人才济济,国家政策公正,每个人都有施展才华的机会。同时也鼓励武宽则先生把握机会,实现自己的抱负。

整首诗通过对武宽则先生生活和学术追求的描绘,展现了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对学问的不懈追求,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人才的重视。

收录诗词(207)

揭傒斯(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书法家、史学家。家贫力学,大德年间出游湘汉。延佑初年由布衣荐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迁应奉翰林文字,前后三入翰林,官奎章阁授经郎、迁翰林待制,拜集贤学士,翰林侍讲学士阶中奉大夫,封豫章郡公,修辽、金、宋三史,为总裁官。《辽史》成,得寒疾卒于史馆,谥文安,著有《文安集》,为文简洁严整,为诗清婉丽密。善楷书、行、草,朝廷典册,多出其手。与虞集、杨载、范梈同为“元诗四大家”之一,又与虞集、柳贯、黄溍并称“儒林四杰。”

  • 字:曼硕
  • 号:贞文
  • 籍贯:龙兴富州(今江西丰城杜市镇大屋场)
  • 生卒年:1274~1344

相关古诗词

梦题墨梅

霜空冥冥江水暮,江上梅花千万树。

无端折得一枝归,一双蝴蝶相随飞。

形式: 古风

寄题信州德元观何真人林园长春亭

长春亭榭倚云开,百里湖山入座来。

流水绕阶时自照,好花如幄手亲栽。

青云每指寻真路,白发频登望母台。

六月神龙起潭井,人间几处待风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题信上人春兰秋蕙(其一)

深谷煖云飞,重岩花发时。

非因采樵者,那得外人知。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

题信上人春兰秋蕙(其四)

幽丛不盈尺,空谷为谁芳。

一径寒云色,满林秋露香。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