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登寿沙城楼

偶因萸菊到城头,手揽潇湘一片秋。

西北黄尘清远徼,东南紫气盛中州。

众山环拱皆衡麓,一水横陈是橘洲。

且酌芳樽酹千古,去来鸥雁自沉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偶然因茱萸菊花来到城头,亲手揽住潇湘弥漫的秋意。
西北黄沙漫天,边关遥远清冷,东南紫气蒸腾,繁华的中州大地。
众多山脉环绕,皆是衡山和麓山,一条江水横亘,那是橘洲之地。
暂且举杯畅饮,祭奠千秋往事,鸥鸟雁群自在地来去浮沉。

注释

偶因:偶然因为。
萸菊:茱萸和菊花,古代习俗在重阳节佩戴以避邪。
潇湘:湘江的别称,流经湖南。
紫气:古代认为吉祥之气,象征王气或盛世。
衡麓:衡山和麓山的合称,位于湖南。
橘洲:长沙著名的洲渚,因遍植橘树而得名。
芳樽:美酒的代称,泛指精致的酒杯。
酹千古:祭奠古人或历史,表达对过去的敬仰。
鸥雁:水鸟,常用来象征自由和闲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山水画卷,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在九月重阳节登上寿沙城楼所感受到的情怀和景象。

"偶因萸菊到城头" 一句,以偶然的形式引入主题,萸菊为菊花的一种,常用来比喻秋天。诗人在城头处手揽着萸菊,感受着一片浓重的秋意。

"西北黄尘清远徼,东南紫气盛中州" 描述了一个宏伟壮观的景象,西北方向是黄色的尘土清晰可见,而东南方则是一片庄严而神秘的紫色气息,这两种对比鲜明的景色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众山环拱皆衡麓,一水横陈是橘洲" 通过对山川形态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众山如同巨龙环抱,而一条河流则平静地横贯其中,形成了一片橘洲。

"且酌芳樽酹千古,去来鸥雁自沉浮" 这两句转换了诗人的情感,提出了对时间的感慨和对生命短暂的思考。诗人邀请朋友们一起举杯畅饮,用美酒与时光相抗争,同时也观察着天空中飞来飞去的鸥雁,它们自在地沉浮于云端,仿佛在诉说着永恒和自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悟,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自然和历史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788)

李曾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 字:长孺
  • 号:可斋
  • 籍贯:要亦戛戛异
  • 生卒年:1198年-1268年

相关古诗词

入兴安界

路入兴安境,风光异昔年。

山川虽好在,井邑顿凄然。

雨打半颓屋,烟荒未辟田。

起丁征籴急,官府为防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入祁阳县界即事

境入祁阳驿堠迢,道旁烟火顿萧萧。

茅冈丛筱路磊砢,蓬舍扃柴人寂寥。

市粒颇艰缘岁俭,野芳交发自春饶。

扶藜勇过黄罴岭,知竭精忠答圣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入郢访张学宾因睹旧句有感

此君尝识面,阅八载重来。

倦鸟欣曾宿,栖鸾去不回。

墙阴馀旧墨,砌下长新苔。

多谢东屏主,时时为拂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入清湘界

渐近湘山境,土风清且饶。

林峦接墟市,水竹带溪桥。

焙出新茶煮,帘垂老酒招。

春和民气乐,几日是花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