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绝命词

万里银波,漏残人尽,寥寥天籁无声。

寒窗孤影,独自对残灯。

无限凄凉旧事,细追思、黯黯伤神。

问姮娥、何因生我,弱质太凋零。凋零。

当此际、空梁悬影,谁与招魂。

但留得者番,身后空名。

此去黄泉前路,杳茫茫、指示无人。

惟杖此,一痕冷月,送我去寻亲。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鉴赏

这首《满庭芳·绝命词》由清代女诗人丁静兰所作,情感深沉,意境凄美,展现了诗人面对生命终结时的复杂心境。

开篇“万里银波,漏残人尽,寥寥天籁无声”,以壮阔的自然景象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孤寂、悲凉的氛围。夜色深沉,时间流逝,万物归于寂静,仿佛连自然界的声响也消失了。这种景象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和绝望。

“寒窗孤影,独自对残灯”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处境。在寒冷的夜晚,诗人独自坐在窗边,面对即将熄灭的灯光,孤独感油然而生。这一场景不仅体现了物理上的孤独,更深层地反映了心灵的寂寞。

“无限凄凉旧事,细追思、黯黯伤神”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回忆和反思。那些曾经的欢笑与泪水,如今只能化为无尽的哀伤。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让读者感受到她内心的痛苦与挣扎。

“问姮娥、何因生我,弱质太凋零”这一句运用神话元素,诗人向月宫中的嫦娥发问,探讨生命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她质疑为何赋予自己如此脆弱的生命,最终只能走向凋零的命运。

“凋零。当此际、空梁悬影,谁与招魂”继续深化主题,诗人预感到自己的生命即将结束,眼前的景象如同空荡的屋梁上悬挂的影子,无人能为其招魂。这一场景充满了死亡的预兆,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但留得者番,身后空名”表达了诗人对身后名声的淡然态度。在生命的尽头,她意识到物质的拥有和名声的追求不过是过眼云烟,真正重要的或许是内心的感受和精神的寄托。

“此去黄泉前路,杳茫茫、指示无人”暗示了诗人对于未知世界的恐惧和迷茫。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她似乎无法找到通往彼岸的指引,只能独自面对即将到来的未知。

“惟杖此,一痕冷月,送我去寻亲”以月光作为陪伴,诗人似乎找到了一丝安慰。在生命的终点,她希望这轮冷月能够陪伴自己,引领她前往另一个世界,寻找亲人,寻求解脱。

整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面对生命终结时的复杂情绪,既有对过往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恐惧,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丁静兰以其独特的女性视角,将个人的悲欢离合融入广阔的历史长河中,展现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4)

丁静兰(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菩萨蛮

狐群流入吾常地。名园千古成忠义。白骨葬清池。

萦回柳絮飞。楼台成灰烬。残月空庭冷。

落叶满阶墀。凄凄暮雨时。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菩萨蛮

杏花细雨清明节。追思往事魂将绝。慈母在堂时。

婷婷弱质依。临窗开镜匣。花影节帘箔。

刺绣共拈针。窗前笑语频。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菩萨蛮

萱亲相爱如金玉。娇痴未识从亲欲。生性太乖违。

长将亲意回。离亲三阅月。泪眼都成血。

存世复何为。莫如早早归。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金缕曲.悼景姜姊

姊妹花摧折。怪朝来、杜鹃枝上,声声啼血。

回首斑衣同戏彩,频岁依依朝夕。

忽唱到、阳关三叠。

呜咽临歧无别语,但牵裾、预把归期说。

从前事,定还忆。可怜两载嗟离别。

最伤心、当年分袂,竟成永诀。

碧落黄泉穷欲遍,万一梦魂相值。

怕梦里、幽明又隔。

尔我神情相肖甚,对菱花、痴把君容觅。

连宵雨,伴侬泣。

形式: 词牌: 贺新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