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鼎需所作的《偈二十首》中的第五首。它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堂堂兮巍巍,威威兮蕤蕤"运用叠词,形容一种庄重而威严的气势,可能象征着佛法的宏大与神圣。"手携兔角杖,脚踏石乌龟"则寓意修行者的朴素行头和坚韧不拔,兔角杖和石乌龟都是佛教中常见的象征物,前者代表智慧,后者象征长寿。
"来莫可抑,去莫可追"表达了佛法无边,不可抗拒也无法追寻的特性,暗示了佛法的自在无碍。最后两句"而今到此,合掌趺跪"则是修行者面对佛法的谦卑和敬仰,通过合掌和跏趺坐的姿势,表达对佛法的虔诚膜拜。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深意,富有禅意,体现了诗人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