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秋葵》由明末清初诗人彭孙贻所作,通过对秋葵这一植物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生命力与坚韧品质。
首联“秋阳脉脉写朝暾,浅著鹅黄韵独存”,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阳光下,秋葵嫩叶上浅浅的鹅黄色,展现出一种独特的韵律美。秋阳的温暖与柔和,与秋葵的色彩相映成趣,营造出一幅宁静而温馨的画面。
颔联“日丽槐厅烟自淡,月华桂殿色微昏”,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层次感。阳光照耀下的槐树厅堂,烟雾轻淡,月光洒在桂殿之上,使得整个场景显得既明亮又朦胧,充满了诗意。这里通过对比日与月的不同光线效果,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界的和谐之美。
颈联“檀心不为风霜老,金掌偏承雨露恩”,赞美了秋葵坚韧不屈的精神。即使面对严寒与风霜,秋葵依然保持其本色,不改初心;而金掌(可能象征着秋葵的花或果实)则在雨露的滋润下更加繁盛,寓意着生命的力量与自然的恩赐。这一联不仅描绘了秋葵的外在形象,更蕴含了对生命坚韧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刻思考。
尾联“我自支离敦杖久,烦卿卫足曝前轩”表达了诗人与秋葵之间的共鸣。诗人自述长期身体不适,手持拐杖,而秋葵则以其独特的生命力给予他慰藉与力量,仿佛是自然界中的一位守护者。这一联通过人与自然的互动,展现了生命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的美好情感。
综上所述,《秋葵》一诗通过对秋葵这一植物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美,更蕴含了对生命坚韧、自然和谐以及人与自然之间深厚情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