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丝桃(其二)

几度来寻阿母家,暗惊仙核变黄芽。

色丝乱吐江毫出,金缕低萦舞带斜。

钿合分丛留雀导,步摇颤萼起蜂衙。

玄都道士休移种,遥指桃花是菜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金丝桃(其二)》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所作,描绘了金丝桃这一植物的美丽与独特之处。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金丝桃的形态与色彩,以及它在自然界中的角色。

首句“几度来寻阿母家”,以拟人化的手法,将金丝桃比作寻找母亲家园的孩子,营造了一种温馨而又神秘的氛围。接着,“暗惊仙核变黄芽”一句,巧妙地将金丝桃的生长过程与仙界的传说联系起来,赋予了金丝桃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

“色丝乱吐江毫出,金缕低萦舞带斜”两句,运用比喻和动态描写,生动地描绘了金丝桃的花朵如同江边的毛笔随意挥洒出的色彩,又似金色的细线轻柔地缠绕在舞动的腰带上,展现出金丝桃花朵的灵动与华美。

“钿合分丛留雀导,步摇颤萼起蜂衙”则进一步描绘了金丝桃在自然生态中的作用,花朵吸引着鸟儿和蜜蜂前来,形成了一个和谐共生的场景。这里“钿合”指的是装饰精美的盒子,象征着金丝桃在自然界中的独特地位;“步摇”和“颤萼”则形象地描绘了花朵随风轻轻摇曳的情景,同时暗示了蜜蜂在花间忙碌采蜜的景象。

最后,“玄都道士休移种,遥指桃花是菜花”一句,以玄都道人为引子,表达了对金丝桃的珍视之情,同时也通过对比,强调了金丝桃与普通桃花的区别,突出了其独特的价值和魅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金丝桃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之美,也蕴含了对生命、自然和谐共存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热爱与敬畏之情。

收录诗词(3517)

彭孙贻(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 称谓:管葛山人
  • 字:仲谋/羿仁
  • 号:茗斋
  •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 生卒年:1615~1673年

相关古诗词

望江南

奇葩北地遍幽龛,朵朵黄金上小簪。

步屧空园惊杞菊,听鹂回首忆霜柑。

乡心易向花前发,归梦偏从月下探。

拈得韦庄佳句好,断肠春色在江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金丝梅

南金不上岭头枝,别缀芳条剪玉蕤。

刻镂却疑经巧匠,玲珑长欲袅晴丝。

江城五月吹黄鹤,梅雨千林湿翠眉。

雀钿鸦鬟虚弄色,野花偏解斗幽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金线柳

朱颗累累细贯珠,青条总翠缀流苏。

轻笼软玉珊瑚把,旖旎丝鞭士女图。

千里赠行分陌柳,五纹添线傍宫壶。

从君攀折无须惜,斗草儿童满路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野蔷薇

枳棘花开满道傍,庭花不及野花香。

茅茨何减清名远,寄托偏多讽刺长。

宫剂天然输百和,露条殊胜酿群芳。

知君风韵原超绝,笑杀浓葩侍洗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