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陶宗仪的《中秋夜阴》,描绘了诗人一生中对月光的深深感慨。首句“自小看明月,看来已白头”表达了诗人从小看到大的明月,如今却已伴随自己度过漫长的岁月,感叹时光飞逝,人生易老。接下来的“年年栖逆旅,草草过中秋”写出了诗人在漂泊不定的生活中,中秋节也匆匆而过,流露出生活的艰辛和对家乡的思念。
“银汉金波敛,冰奁玉鉴收”运用比喻,将月亮比作敛起的银河和收起的玉镜,形象地描绘了中秋之夜月色的朦胧与沉寂。最后两句“凄然向今夕,啸咏想南楼”,诗人面对这凄凉的月色,不禁发出啸咏之声,遥想南方的高楼,寄托了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月为线索,通过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故乡的深深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