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其三)

芙蓉江上一篷秋。趁潮头。转莲舟。

谁引钱塘,水入里湖流。

教唱沈郎新乐府,才上口,恰含羞。

越娃居处水明楼。雨中休。月中留。

夺得吴宫,西子付杭州。

说到西湖花色好,吴苑女,一时愁。

形式: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江南秋日风情画。"芙蓉江上一篷秋",开篇即以芙蓉江的秋景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清新而略带凉意的氛围。"趁潮头,转莲舟",写乘着潮水的涨势,小船轻盈地在莲花丛中穿梭,富有动态感。

"谁引钱塘,水入里湖流",暗示了钱塘江的水流入西湖,这不仅是地理上的流动,也暗寓着情感的流转。接下来,词人提及"沈郎新乐府",借沈佺期的词风,表达出新曲的美妙,让人一听之下便心生羞涩,仿佛佳人含羞带怯的神情。

"越娃居处水明楼",将视线转向居住在湖边水阁的女子,"雨中休,月中留",无论是雨中的宁静,还是月下的浪漫,都烘托出女子的娴静与魅力。"夺得吴宫,西子付杭州",以西湖比作吴宫,赞誉女子如西施般美丽,被赋予了西湖的盛誉。

最后,词人感叹西湖花色之美,却触动了吴苑女子的思乡之情,"吴苑女,一时愁",寥寥数语,勾勒出她们对故土的深深怀念。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江南水乡和人物的细腻描绘。

收录诗词(722)

樊增祥(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江城子(其四)

盈盈红粉露房秋。转船头。避来舟。

约略年初,十五最风流。

摘得荷花低障面,才强笑,又佯羞。

江南临水尽朱楼。欲归休。此间留。

笑指岳莲,十丈是吾州。

欲引江船来入渭,云树隔,使人愁。

形式:

角招.雨后凉甚,灯下读《兰当词》,漫赋

了无暑。南来几、梅风吹霁虹雨。博山烟一缕。

轻度魫窗,萦带芳树。罗衣楚楚。添半臂、泥金刚彀。

玉簟龙鳞似水,仗六曲画屏风,把新寒防护。分付。

兰缸麝炷。蔷薇盥手,重展金黁谱。

画兰吴下女,转作词人,隔烟低语。凉花泫露。

问笙鹤、瑶天归否。泪烛红深几许。

浑不似、绿桐阴,横琴处。

形式:

湘春夜月(其一)湘帘,和《兰当词》

问湘筠,带来多少啼斑。

织就万缕冰丝,浅浅漾情澜。

里面看人了了,甚外边窥玉,如月笼烟。

与月中花影,风中粉絮,终日缠绵。

梳头未竟,石榴一点,红透侬边。

燕子猜详,谁扶起、洞庭春水,低挂南檐。

深深窣地,放玉钩、银蒜长闲。

算好物、宜诗宜画,阑干和汝,无限流连。

形式:

湘春夜月(其二)湘簟,和《兰当词》

可红床,一方软碧琉璃。

付与玉貌湘娥,纤手弄明漪。

五月清凉无汗,称水晶双枕,杏子单衣。

傍画屏猩色,龙须锦褥,天未寒时。

疏帘掩映,舒云卷雨,来共枰棋。

细浪龙鳞,还带得、斑斑红泪,凉沁冰肌。

银缸照梦,梦君山、浅画秋眉。

算绿玉、筼筜最好,莫铺蕉叶,休织桃枝。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