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山城刘先生花史后

山城先生穷到死,老作人间花太史。

缣箱未许上兰台,堪著洛阳园囿里。

虽然儒先有公是,菊花隐逸莲君子。

只今同传李与韩,岂亦负公千斛米。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山城刘先生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个性与生活态度。诗中以“山城先生”开篇,点明人物所处环境的偏远与生活的清贫,“穷到死”三字虽带有一丝悲凉,却也凸显出刘先生坚守自我、不为世俗所动的品格。“老作人间花太史”,将刘先生比作“花太史”,既形象又富有诗意,暗示其在花的世界里有着独特地位,同时也暗含着对刘先生高雅情趣的赞赏。

接着,“缣箱未许上兰台,堪著洛阳园囿里”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刘先生与传统文人不同的生活方式和追求。他或许没有机会进入皇宫或名园,但他的内心世界丰富且充满诗意,足以在洛阳的园林中找到共鸣。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刘先生的与众不同,也反映了作者对自由、自然生活的向往。

“虽然儒先有公是,菊花隐逸莲君子”进一步揭示了刘先生的生活哲学。他虽身为儒者,但更倾向于像菊花一样隐逸,像莲花一样保持高洁,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这不仅是对刘先生个人品质的赞美,也是对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方式的肯定。

最后,“只今同传李与韩,岂亦负公千斛米”两句,以李、韩两位历史上的著名文学家作为参照,表达了对刘先生才华的认可与敬佩。同时,通过“岂亦负公千斛米”的反问,既是对刘先生生活贫困的同情,也是对其精神财富的肯定,暗示即使物质匮乏,精神的富足同样值得尊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刘先生独特生活状态的描绘,以及对其精神世界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由、高雅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体现了对传统文人精神品质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收录诗词(399)

萧立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医士

桂山药石不入市,土风割牲谄非鬼。

巫师怀肉饫妻孥,医师衡门冷如水。

子今挑囊入深云,如以章甫投文身。

吾诗易得药难售,子规语人传藉手。

形式: 古风

赠周材叔能画号苍崖

昔见苍崖画,今读苍崖诗。

问今十日水石间,幻作五字七字何能奇。

君言诗画本一律,等以造化供娱嬉。

闭门磐礴天耆定,往往清气流诗脾。

急将画意入诗律,兔起鹘落无由追。

有声无声强分别,妙处正不差毫釐。

人言精艺不两能,似亦可洗千年疑。

梅花江头穷竹枝,遥指八境穷烟霏。

勿云诗工画师耻,老琼笑人焉用彼。

江南和籴米如珠,急图流民献天子。

形式: 古风

赋李士明古香

君家种桂知几年,轮囷老干秋风前。

小山荒凉汨江冷,此树亦有幽人便。

君家读书今几世,持取科名如左契。

他年留话与人间,王家种槐李家桂。

形式: 古风

八骏图

穆王八骏真八龙,万里历块追长风。

齐州膻恶尘土境,夜宴阿母瑶池宫。

人间亦有千年绢,包裹神奇夜光现。

画师那计马腹羞,当时下笔亲曾见。

诗人多事管闲愁,却笑重来不到头。

一声黄竹断归梦,枉使徐土成荒丘。

尤物移人吁可怕,此图至今负高价。

君不见华阳有马闲且都,无人画作武成图。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