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阙(其三十六)

梁侯既伏法,伯始亦解宦。

元相死制狱,缙也同兹难。

鼎足共承君,椷口以成乱。

伴食犹可言,窃脂良足叹。

方进媾红阳,幸叨帝恩逭。

却条厚善者,九列俱流窜。

于世虽已张,于颜能无汗。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的《题阙》系列之三十六,通过描述几位历史人物的命运变迁,反映了当时政治环境的严酷与复杂。

首句“梁侯既伏法,伯始亦解宦”描绘了两位曾经显赫的人物因罪而被处决或解除官职,暗示了权力斗争的残酷性。接着,“元相死制狱,缙也同兹难”进一步强调了政治迫害的广泛性,无论是高官还是普通官员,都可能成为牺牲品。接下来的“鼎足共承君,椷口以成乱”则揭示了政治局势的动荡不安,三人共同侍奉君主,却因小人谗言导致政局混乱。

“伴食犹可言,窃脂良足叹”对比了忠诚与背叛的不同结局,前者或许还能有所辩白,后者则令人惋惜。紧接着的“方进媾红阳,幸叨帝恩逭”描述了一位官员在关键时刻得到皇帝的宽恕,逃过一劫,但这种幸运并非每个人都能获得。

最后,“却条厚善者,九列俱流窜”指出即使是那些被认为对国家有功的大臣,也可能因为政治斗争而遭受贬谪,甚至流放。而“于世虽已张,于颜能无汗”表达了诗人对于世态炎凉和人性多变的感慨,即使在公开场合表现得光鲜亮丽,内心深处仍难免感到羞愧和不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描绘,反映了明代政治环境的复杂性和残酷性,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权力斗争中无辜者的同情以及对人性多变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7088)

王世贞(明)

成就

作品:《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

经历

明代的文学家、史学家。为“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

  • 称谓:又号弇州山人
  • 字:元美
  • 号:凤洲
  •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 生卒年:1526年-1590年

相关古诗词

题阙(其三十七)

维汉有宣哀,隆亲仅王号。

知者犹谓私,凛然太和诏。

窃窥仁人志,既考而复庙。

批鳞见臣节,因心亦子道。

权佐修其郤,陈章托媚奥。

自诧万古纲,能无万古笑。

形式: 古风

题阙(其三十八)

永明感奇征,微言自西竺。

后果摄往因,如环代相续。

楚英慕之诛,崔浩排之族。

姚秦炽之亡,周武熄之促。

趣舍同一途,畴能明罪福。

是以有漏因,智者了不录。

形式: 古风

题阙(其三十九)

东都蔽阉宦,仪曜尽为腥。

八俊复三君,皦皦露其嬴。

林宗巧弥缝,遑遑竟无成。

太邱为包茹,嘿嘿以苟生。

鲸波挟衡飙,一苇安得争。

唯见黄叔度,鸿飞独冥冥。

形式: 古风

题阙(其四十)

孔明讨汉贼,祁山凡六出。

威惠等春膏,精诚贯秋日。

讴谣道相属,身死名不没。

阳都佐东主,举朝服明决。

如何反掌间,名身并遒灭。

即论新城挫,不掩徐塘伐。

成败遂低昂,千秋令中热。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