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节藏泥滓气凌空,荐俎宁知肉味重。
未许韦编充简策,已胜丝黍诳蛟龙。
短萌任逐霜刀重,美干须烦雪壤封。
他日要令高士爱,不应常共宰夫供。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廌的作品,通过对猫笋(一种植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诗中充满了浓郁的情意和细腻的生活观察。
"节藏泥滓气凌空"一句,以猫笋生长于湿地,吸收着泥土中的养分,气息上升,如同生命力涌现的形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生机勃勃的赞美之情。
"荐俎宁知肉味重"则通过猫笋的清香,隐喻友人的高尚品格,不需华丽的装饰便能展现其独特魅力,宛如佳肴中的鲜美滋味。
"未许韦编充简策"和"已胜丝黍诳蛟龙"两句,用典故表达诗人自比为韦编(古代书籍,以绳线穿连竹简),而友人则如同超越了世间凡物的仙境,显示出诗人对友人的敬仰之情。
"短萌任逐霜刀重"和"美干须烦雪壤封"两句,则描写猫笋在严寒中依然顽强生长,以及它那清新脱俗的美丽,如同雪地中的孤标,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友人坚韧不拔品格的赞赏。
最后两句"他日要令高士爱,不应常共宰夫供"则明确表示,这份猫笋象征着的珍贵情谊,是专为那些有见识、能理解其深意的人准备,而非普通人所能共享,表达了诗人对这份友情的独特珍视和保护之心。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李廌细腻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还透露出他对自然、朋友以及精神追求的深刻理解。
不详
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禅老家风古少林,道场遗迹蔽烟岑。
山遮石脚斜阳早,云碍钟声出谷深。
只履度关天杳杳,九年面壁海沉沉。
欲知苗裔能传法,柏树犹明圣主心。
性禀方外正,人怜节瘦轻。
持携防水潦,杀活奈山精。
直以中圆称,名因义类清。
若将灵寿比,未可贱书生。
岸走舟安稳,逍遥若步虚。
晴烟迷白鹭,春水见浮鱼。
桑树连坡种,人家夹水居。
年丰村舍好,稚子学诗书。
层楼压清汉,初上便忘归。
夕霭藏平野,晴烟漏翠微。
城昏晚鸦集,江静野鸥飞。
何日赋招隐,行吟傍钓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