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人董耘馈长沙猫笋廌以享太史公太史公辄作诗为贶因笋寓意且以为赠耳廌即和之亦以寓自兴之意且述前相知之情焉

节藏泥滓气凌空,荐俎宁知肉味重。

未许韦编充简策,已胜丝黍诳蛟龙。

短萌任逐霜刀重,美干须烦雪壤封。

他日要令高士爱,不应常共宰夫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翻译

香气深藏泥土中,蒸腾直上九天,献上的祭品哪能知道肉的分量多重。
还未允许它像韦编简策那样被广泛使用,就已经胜过用谷物来欺骗蛟龙这样的神灵。
短小的嫩芽任由寒霜切割,优质的根茎需要厚厚的雪土封存。
将来定会赢得高尚之士的喜爱,不应总是与厨子们为伍。

注释

节藏:香气深藏。
凌空:蒸腾直上。
荐俎:献上祭品。
丝黍:谷物,泛指食物。
蛟龙:神话中的水族生物,这里可能象征尊贵或神秘力量。
霜刀:寒冬中的刀具,形容严酷的环境。
雪壤:厚厚的雪土,象征纯洁和保护。
高士:品德高尚的人。
宰夫:厨师,这里可能指地位较低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廌的作品,通过对猫笋(一种植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诗中充满了浓郁的情意和细腻的生活观察。

"节藏泥滓气凌空"一句,以猫笋生长于湿地,吸收着泥土中的养分,气息上升,如同生命力涌现的形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生机勃勃的赞美之情。

"荐俎宁知肉味重"则通过猫笋的清香,隐喻友人的高尚品格,不需华丽的装饰便能展现其独特魅力,宛如佳肴中的鲜美滋味。

"未许韦编充简策"和"已胜丝黍诳蛟龙"两句,用典故表达诗人自比为韦编(古代书籍,以绳线穿连竹简),而友人则如同超越了世间凡物的仙境,显示出诗人对友人的敬仰之情。

"短萌任逐霜刀重"和"美干须烦雪壤封"两句,则描写猫笋在严寒中依然顽强生长,以及它那清新脱俗的美丽,如同雪地中的孤标,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友人坚韧不拔品格的赞赏。

最后两句"他日要令高士爱,不应常共宰夫供"则明确表示,这份猫笋象征着的珍贵情谊,是专为那些有见识、能理解其深意的人准备,而非普通人所能共享,表达了诗人对这份友情的独特珍视和保护之心。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李廌细腻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还透露出他对自然、朋友以及精神追求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437)

李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 字:方叔
  • 号:德隅斋
  • 籍贯:华州(今陕西华县)
  • 生卒年:zhì)(1059-1109

相关古诗词

少林寺诗

禅老家风古少林,道场遗迹蔽烟岑。

山遮石脚斜阳早,云碍钟声出谷深。

只履度关天杳杳,九年面壁海沉沉。

欲知苗裔能传法,柏树犹明圣主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方竹杖和功远

性禀方外正,人怜节瘦轻。

持携防水潦,杀活奈山精。

直以中圆称,名因义类清。

若将灵寿比,未可贱书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出城

岸走舟安稳,逍遥若步虚。

晴烟迷白鹭,春水见浮鱼。

桑树连坡种,人家夹水居。

年丰村舍好,稚子学诗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光化霁景楼

层楼压清汉,初上便忘归。

夕霭藏平野,晴烟漏翠微。

城昏晚鸦集,江静野鸥飞。

何日赋招隐,行吟傍钓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