孺子祠堂

钩党开端惨弗舒,悬知隐逸未全疏。

奸谀孔炽吾何与,名节虽高弊不除。

盟鹭相忘寻水宿,冥鸿那复死巢居。

澜翻平地浑漂汩,柰此悠然一叶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孺子祠堂》由宋代诗人释居简所作,通过深沉的笔触,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和对个人道德坚守的赞美。

首联“钩党开端惨弗舒,悬知隐逸未全疏”,开篇即揭示了社会中党派纷争的残酷现实,即使在隐士之中,也难以完全避免这种政治斗争的影响。这里运用了“钩党”这一典故,形象地描绘了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和残酷性。

颔联“奸谀孔炽吾何与,名节虽高弊不除”,进一步深入探讨了社会风气的问题。奸佞之徒的猖獗,高尚的名声和节操并不能完全消除社会的弊端。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社会道德沦丧的无奈和痛心,同时也暗示了个人在面对这种环境时的无力感。

颈联“盟鹭相忘寻水宿,冥鸿那复死巢居”,通过自然界的意象,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个体在社会中的生存状态。盟鹭相忘,意味着在社会的洪流中,人们往往忘记了最初的承诺和追求;冥鸿不愿再回到巢穴,象征着个体在面对社会压力时的挣扎与选择。这两句诗以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人在复杂社会中的孤独与矛盾。

尾联“澜翻平地浑漂汩,柰此悠然一叶虚”,最后以“澜翻平地”形容社会动荡,即使在看似平静的表面下,也暗流涌动。而“一叶虚”则象征着个体在这样的环境中显得渺小而无助。整首诗在结尾处以一种淡淡的忧伤,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综上所述,《孺子祠堂》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问题的深刻洞察,也体现了其对个人道德坚守的坚持和对社会变革的期待。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诗人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既具象又抽象的意境,让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邃哲理。

收录诗词(1648)

释居简(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竹里

一亩摇湘绿,漪漪与静宜。

避人酬橘隐,延月赋襟期。

鹤至自华表,客来歌竹枝。

谢家兰玉富,不似锦绷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酬卢直院新荷

爱此青钱小,移舟傍浅湄。

团青迎浴佛,脆绿未巢龟。

翠幄钿孤镜,瑶田葑四维。

微风翻嫩紫,半捲欲开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泣杨承奉

车才闭户成,轮未碾青冥。

兰夭腾馀馥,萧荣独欠馨。

方看过秦手,续草太玄经。

早惜黄陈死,无人哭小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任大卿出龙眠度水罗汉

故家寻钓鳌,遗俗问佛世。

喜逢十六人,不闻四句偈。

风姿如隐槃,服御乃古制。

开卷发遐想,瞪目得熟睨。

绝溪将安之,深厉浅则揭。

岸登植瘦策,石踞整坏毳。

预流逮无学,劝进惮劳勚。

岿然望等妙,迢递苦跋疐。

悠悠马不前,亹亹驾辄税。

弗悟燕安毒,遂失远大计。

双林受遗托,久视不得逝。

岂知古龙象,所向必超诣。

弗践极则处,弗到弗小憩。

朅来吊形影,相与话情契。

丁宁勇著鞭,同振木方袂。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