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江市樵苏早散,山家灯火常昏。
纱帽支筇独立,龛中佛像无言。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静谧的山村景象与寺庙内佛像的情境。"江市樵苏早散,山家灯火常昏"两句勾勒出一幅宁静的乡间生活图画,其中“樵”指的是砍柴的人,“苏”则是古代的一个时辰名称,大致相当于现在的下午三点左右。这里表达了农夫们在黄昏时分即回家的景象,同时也描绘出山中家宅在夜幕降临之际,灯火常常是朦胧的。
"纱帽支筇独立,龛中佛像无言"两句则转向寺庙内的情形。“纱帽”指的是古代僧人所戴的一种头巾,“支筇”则是一种竹制的工具,用来挑灯。这里诗人形象地描绘出一个僧人独自一人,手持灯笼,走在寺庙中。"龛中佛像无言"则指的是寺庙内壁龛中的佛祖雕像,虽然沉默无语,却似乎蕴含着深远的智慧和超然的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uxtaposition的手法,既表现了世俗生活的平淡,也映照出宗教生活的宁静与神圣。张耒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画面,将读者带入一个远离尘嚣、充满禅意的空间。
不详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日出邻僧乞食,钟鸣老叟关门。
谁见春宵净境,娟娟霁月当轩。
青春要去便去,美酒得斟且斟。
莫问世间蹀躞,须知老境侵寻。
客恨如云冉冉,风光似水迢迢。
回首十年旧事,令人泪尽魂消。
倦客时时醉眼,津亭日日春寒。
目极伤春怀抱,黄昏犹在阑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