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抱玉三朝楚,怀书十上秦。
年年洛阳陌,花鸟弄归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卢仝的《途中口占》,通过对诗句“抱玉三朝楚,怀书十上秦。年年洛阳陌,花鸟弄归人。”的分析,我们可以窥见诗人的情感和当时的社会背景。
首先,“抱玉三朝楚,怀书十上秦”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历史的缅怀与对未来的憧憬。这里的“抱玉”象征着纯洁无瑕的品格,而“三朝楚”则是指历史上的楚国,或许包含了对古代文化的追思;“怀书十上秦”则显示出诗人对于知识和学问的渴望,通过不断地向更高层次学习(“十上”),以达到心中的理想境界。
接着,“年年洛阳陌,花鸟弄归人。”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年年洛阳陌”中的“洛阳陌”,可能指的是洛阳城外的小道,这里的“年年”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花鸟弄归人”则是通过自然界中花开鸟鸣的声音,引起人们对家园的思念和对归属感的渴望。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怀,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某些特征。例如,对历史文化的尊崇,对知识学习的重视,以及对自然美景的陶醉等等,都透露出唐代文人雅士的情感世界和审美趣味。此外,诗中所表现出的归乡情结,也是古典文学中常见的一种主题,折射出了人们对于安稳生活的向往。
不详
[唐](约公元七〇八年前后在世)字不详。生卒年均不详,约唐中宗景龙中前后在世。自闻喜尉入为学士。终吏却员外郎。馔工诗,所作今存十四首。(见《全唐诗》)
魂逐东流水,坟依独坐山。
九陌连灯影,千门度月华。
倾城出宝骑,匝路转香车。
烂熳惟愁晓,周游不问家。
更逢清管发,处处落梅花。
旭日升溟海,芳枝散曙烟。
温仁临树久,煦妪在条偏。
阳德符君惠,嘉名表圣年。
若承恩渥厚,常属栋梁贤。
生植虽依地,光华只信天。
不才堪仄陋,徒望向荣先。
辇辂移双阙,宸游整六师。
天回紫微座,日转羽林旗。
雷气寒戈戟,军容壮武貔。
弓鸣射雁处,泉暖跃龙时。
惠化成观俗,讴谣入赋诗。
同欢王道盛,相与咏雍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