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晦日发酆都东下

滟滪江深亦畏途,行人春尽下酆都。

苍烟飞翠迷旌旆,白雨跳珠上舳舻。

周政以来皆大学,虞官之后少司徒。

辞章却愧闲陶冶,试问青山笑客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三月晦日从酆都出发向东航行的情景,充满了对沿途景色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首句“滟滪江深亦畏途”,以“滟滪”江水之深喻行程艰难,暗含对旅程的畏惧与挑战。接着“行人春尽下酆都”,点明时节与地点,春末夏初之际,诗人自酆都启程,充满着对新旅程的期待与不舍。

“苍烟飞翠迷旌旆,白雨跳珠上舳舻。”这两句生动描绘了江面的景象。烟雾缭绕中,翠绿的山色与飘扬的旗帜交织,显得神秘而壮观;而白雨如珍珠般跳跃在船帆之上,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也暗示了旅途中的风雨兼程。诗人通过这些意象,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隐喻了人生的起伏与挑战。

“周政以来皆大学,虞官之后少司徒。”这两句则转向对历史的反思。诗人提到自周代以来,国家重视教育,人才辈出,而到了虞官之后,似乎在某些方面有所衰落,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担忧与感慨。

最后,“辞章却愧闲陶冶,试问青山笑客无。”诗人自谦其文辞不足以表达内心的感慨,甚至怀疑连青山也难以理解或接纳他的心情。这一句既是对自身才情的谦逊评价,也是对自然与人生哲理的深刻探索,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豁达与对自然美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历史、人生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683)

苏葵(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宿分水公馆遣怀

飞飞萤火闹疏帘,分付山精守四檐。

小结烛光经几换,旋敲更鼓入三严。

因无人语心偏静,为有诗魔睡不甜。

拂尽薛笺天已曙,板舆轻度万山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雨后道中漫兴

溪水泠泠溪石平,山花红近水边明。

行人过此不忍去,索酒对之聊寄情。

贪坐自然忘却久,漫题非是强教成。

何时谢得渔须困,洗耳矶头更濯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过柏林漕岭绝顶

仆夫轧轧送肩舆,数过长松一万株。

山不到天惟咫尺,石无含雨亦须臾。

怕惊幽鸟停笳鼓,爱惜名花戒吏胥。

莫道升高不知止,欲收风景尽天隅。

形式: 七言律诗

酒诫

银瓶金醴十分斟,三爵从来不易禁。

中圣偶同徐邈妄,滑稽浑忘子云箴。

渑池以外危应戒,名教之中乐可寻。

误笑吴公淹壑谷,不知红日上东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