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好景侬家披得去。前村雪屋云深处。
一棹清歌归晚浦。真佳趣。知谁画得归缣素。
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冬日图景。"好景侬家披得去"表达了诗人对美好风光的赞赏和向往,似乎是在描述一处隐蔽而又美丽的地方。"前村雪屋云深处"则进一步描绘出这样的地方,是被厚重的云雾所笼罩,使得那里的雪屋变得更加神秘和远离尘世。
"一棹清歌归晚浦"中,一棹指的是小船,而清歌则是渔夫在归途时所唱的歌。这个画面展示了诗人对宁静夜晚的向往,以及渔夫在平静水面上的悠闲生活。"真佳趣"表达了诗人对这样的景象和情调的喜爱。
最后两句"知谁画得归缣素",诗人似乎是在问,谁能将这份宁静与美好的时光,以画笔捕捉下来,使之变得更加永恒。这里的"归缣素"可能指的是纯白无暇的绢纸,或是用来比喻那份简单而又高雅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他内心深处对于宁静、美好和永恒的追求。
不详
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极,进太师。绍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会稽郡王。宋宁宗登基,赐谥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弥远贵,追封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试倩霜刀登玉缕。银鳞不忍供盘俎。
掷向清波方圉圉。休更取。小槽且听真珠雨。
一引修鳞吾事了。棹船归去歌声杳。
门俯清湾山更好。眠到晓。鸣榔艇子方云扰。
春恨不禁听杜宇。买舟忽觅东鄞路。
一笑轻帆同野渡。频回顾。吴山越岫俱眉妩。
何事匆匆分袂去。夫君小隐临烟渚。
明夜月华来竹坞。相思处。还应梦属清江橹。
提壶漫欲寻芳去。桃红柳绿年年事。唯有列仙翁。
清明本在躬。何须从外讨。皮里阳秋好。
堪羡个中人。无时不是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