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莺曲

默坐湘帘垂,啼莺在高枝。

初啼君已去,再啼君不知。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静坐于湘帘之下,倾听黄莺啼鸣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感悟。

首句“默坐湘帘垂”,描绘出一幅宁静的画面:诗人静静地坐在帘幕垂下的室内,外界的喧嚣似乎都被隔绝开来,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氛围。这里的“湘帘”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暗示着诗人内心深处的隐逸情怀。

接着,“啼莺在高枝”一句,将视角转向室外,黄莺的啼鸣打破了室内的寂静,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黄莺的歌声清脆悦耳,仿佛是大自然最纯净的乐章,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律动和自然界的和谐之美。

然而,接下来的两句“初啼君已去,再啼君不知”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黄莺的第一次啼鸣,诗人或许已经离开,未能听到;而第二次啼鸣时,诗人可能并未察觉或已不再关注。这种略带遗憾的情感,反映了诗人或许在追求某种理想或目标的过程中,与外界的联系逐渐减弱,内心充满了对错过美好瞬间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妙与和谐,也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时间流逝以及与外界关系变化的思考。通过黄莺的啼鸣这一自然现象,诗人巧妙地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得这首诗既富有诗意,又蕴含哲理,引人深思。

收录诗词(4)

张憬(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赋得郁郁园中柳送行人

郁郁园中柳,芳姿蔼晴曦。

春风动微和,零落多华滋。

皎皎扬素花,濯濯垂繁枝。

同袍戒严装,奄忽与我违。

焉知远行迈,欲好不终期。

攀条聊以赠,悠悠起遐思。

形式: 古风

妾安所居

忆昔初嫁时,人言妾有家。

修眉横远山,芳姿玉无瑕。

燕婉誓偕老,合欢良莫加。

胡为轻别离,各在天一涯。

昔为珠与玉,今为泥与沙。

兔丝倚蓬草,离离颜色好。

小物若无情,生荣死同槁。

君心不可知,妾心无改移。

中途归无庐,茕茕安所居。

形式: 古风

雨雪曲

朔方九月先雪飞,旌旗惨淡无光辉。

沙场万里杳无际,黄云不动西风悲。

军容肃肃壮前驱,寒威冷冷生铁衣。

君恩未报敢忘死,欃枪扫尽终当归。

形式: 古风

送袁从事

西风送客大江边,兴尽离杯沸管弦。

许国共怀萧相业,乘时独羡祖生鞭。

三秋驿路青山外,万国关河白雁前。

此去功名须努力,高堂华发待流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