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张万户征闽凯还

瘴雨蛮烟远蔽空,只将谈笑荡群凶。

旌旗夜捲妖星殒,鼓角秋高杀气雄。

已喜张良还灞上,更须龚遂守闽中。

凯歌声动天颜喜,金虎三珠拟报功。

形式: 七言律诗

翻译

湿热的瘴气和蛮荒的烟雾遮蔽了天空,只有谈笑风生能驱散所有的邪恶势力。
夜晚的旗帜卷起,仿佛驱散了邪恶之星,秋高气爽时鼓角声威武雄壮。
已经欣喜张良回归了灞上,还需龚遂这样的贤臣镇守闽中。
胜利的歌声让天子都面露喜色,准备以金虎符和三颗宝珠来酬谢功臣。

注释

瘴雨蛮烟:湿热的瘴气和蛮荒的烟雾,形容边疆地区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战乱氛围。
谈笑荡群凶:轻松的谈笑间消除众多的敌人威胁。
旌旗:古代用于指挥军队的旗帜。
妖星殒:比喻敌人的失败或消失。
龚遂:汉代贤臣,以治理有方著称。
凯歌:胜利的歌曲,象征战争的胜利。
天颜:皇帝的脸色,此处指皇帝的喜悦。
三珠:可能是象征荣誉的珍贵物品,用来奖励功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军事胜利后的情景,通过对自然环境和战争氛围的刻画,表达了诗人对英雄将领凯旋的赞美之情。

“瘴雨蛮烟远蔽空,只将谈笑荡群凶。” 这两句营造了一种战后恢复平静的景象。瘴雨和蛮烟是战争中常见的情形,但现在它们已经远离,天空变得清晰。"只将谈笑"表明战争后的轻松氛围,即使面对曾经的凶险,也能以谈笑置之。

“旌旗夜捲妖星殒,鼓角秋高杀气雄。” 这两句则描绘了战场上的壮观景象。旌旗在夜晚卷起,那些预兆着胜利的星辰已经陨落。鼓角声在秋季的高空中回荡,带有强烈的杀伐之气。

“已喜张良还灞上,更须龚遂守闽中。” 这两句提到了历史上的名将张良和龚遂。诗人表达了对他们英勇作战、成功保卫疆土的赞赏。

“凯歌声动天颜喜,金虎三珠拟报功。” 最后两句是对胜利的一种庆祝。凯旋的消息像一首凯歌一样,让天地间充满欢乐之情。而"金虎三珠拟报功"则可能是在比喻将领们即将向上级报告战绩,表明他们的英勇和功绩。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战争胜利后景象的描写,以及对历史英雄的提及,展现了诗人对于军事凯旋的激赏与赞颂。

收录诗词(459)

李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襄州大悲像

宝伽如来出海山,隐身自画如来像。

三日开门孤鹤飞,满壁晬容现殊相。

一首千臂眼在手,一一手执各异状。

日月山岳星宿明,钟鼓磬铎琴筑响。

矛戟戈剑利兵锋,瓶钵螺巾宝锡杖。

左右上下满大千,应机妙用不可量。

金光宛转遍沙界,亿万人天尽回向。

昔闻如来发洪誓,慧目无边破诸妄。

我今祝愿果初心,销灭含生多劫障。

形式: 古风

夔州旱

夔人耕山灰作土,散火满山龟卜雨。

春日不知秋有饥,下种计粒手中数。

七月八月旱天红,日脚散血龙似鼠。

污邪瓯窭高下荒,草根木皮何甘苦。

蛮商奸利乘人急,缘江转米贸儿女。

己身死重别离轻,归州州南神有灵。

归人刲羊求山神,驱风洒润应香火,飞点不到巫山村。

巫山县南也伐鼓,不告归神告神女。

江心黑气卷江流,雷车载鬼云中语。

太守身作劝农官,子粒今朝多贷汝。

春种须作三年计,上满隆原下水浒。

他时更勉后来人,老去子孙无莽卤。

形式: 古风

夔州制胜楼

野蜑荒獠南北群,西接庸蜀东荆门。

高城独控江山险,胜算争先日月昏。

散火烧畬连近岸,归云带雨过孤村。

二仪开辟虽重阻,须引流波及后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行至龙门先寄尧夫先生

碧洛青嵩刮眼明,马头次第似相迎。

天街高士还知否,好约南轩醉一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