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郊陈渔台下柏林中结茅作小亭命曰幽素本懿臣刑部之书也谢且戏之

结茅更何好,列柏自成林。

素履宜独往,幽人欣宿心。

炎辉翳羽盖,清吹和瑶琴。

稍与事物远,忽如丘壑深。

良无山水趣,安得契知音。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刘敞在陈渔台下的柏林中建造茅屋,并将其命名为“幽素”,以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亲近。诗中通过“结茅”、“列柏”、“素履”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望。

“结茅更何好,列柏自成林。”开篇即点明了建造茅屋的地点与环境,茂密的柏树林为茅屋提供了自然的庇护,营造出一种与世隔绝的隐逸氛围。“素履宜独往,幽人欣宿心。”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独自前往此地,寻求内心宁静的喜悦之情。

“炎辉翳羽盖,清吹和瑶琴。”描绘了夏日炎炎之下,柏树的阴影如同凉爽的羽盖,而清风与瑶琴的和鸣则为这静谧的场景增添了几分雅致与和谐。通过这些生动的描写,诗人将自然之美与内心的平和相融合,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

“稍与事物远,忽如丘壑深。”暗示随着远离尘嚣,心灵仿佛深入了幽深的山川之中,体验到了更加深远的宁静与自由。最后,“良无山水趣,安得契知音。”表达了诗人虽无山水之趣,但渴望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分享这份内心的宁静与喜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以及在追求精神自由的过程中所感受到的宁静与满足。

收录诗词(1702)

刘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经学家、散文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 字:原父
  • 生卒年:1019—1068

相关古诗词

种蔬二首(其一)

时雨破膏壤,荷锄回城阴。

疾耕意不足,覆陇力可任。

里巷多父兄,往来迹相寻。

见我山野服,欣然用尽簪。

劝我勿灭裂,哀我识浮沈。

虽微生平故,颇用愧其心。

采芝商于岭,食薇首阳岑。

念我非其人,岂敢慕山林。

聊以资素饱,身世实崎嵚。

丈人不我厌,荷蓧时见临。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种蔬二首(其二)

种蔬南冈下,地薄旱亦久。

抱瓮出复入,拮据病两手。

辍耕起长叹,四海万亿亩。

过亢今若兹,我谁与糊口。

县官祈雨泽,四望已并走。

巫女歌且舞,土龙矫其首。

上天何寥寥,百请未一偶。

霖雨待尔辈,古人亦可丑。

咄嗟云汉诗,万古竟何有。

天地何不仁,百姓为刍狗。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重阳

劳生惜流阴,徂岁逼穷律。

灿灿黄菊花,离离紫茱实。

芳香不可再,采掇自有术。

零落势足悲,盛时亦未失。

登高散百虑,驱马恣所出。

或云避阳九,可以纳元吉。

嘉愿谁间然,且当醉终日。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浚井

凿井勿惮深,汲绳欲令长。

凿深源不竭,汲远气自凉。

岂如潢污水,汩汩道路旁。

虽复不远求,饮之剧燖汤。

虚烦生四支,淟涊不自强。

野语合为国,愿君著岩廊。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