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膏火煎熬无妄灾,就阴息迹信明哉。
功名富贵两蜗角,险阻艰难一酒杯。
百体观来身是幻,万夫争处首先回。
胸中元有不病者,记得陶潜归去来。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喜太守毕朝散致政》,主要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和对仕途功名的态度。首句“膏火煎熬无妄灾”比喻人生的艰辛与无常,如同油脂燃烧般短暂且充满变数。次句“就阴息迹信明哉”则强调在面对困境时,应选择低调行事,保持明智。
第三句“功名富贵两蜗角”以蜗牛角比喻微小而易逝的功名富贵,形象地揭示了这些外在追求的虚无。第四句“险阻艰难一酒杯”则将人生的坎坷比作一杯酒,暗示即使面临困难,也能以豁达的心态应对。
第五句“百体观来身是幻”进一步阐述了世间万物皆为幻象,唯有内心平静才是真实的自我。最后一句“胸中元有不病者,记得陶潜归去来”借用陶渊明辞官归隐的故事,表达出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沉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际遇的独特见解,以及对淡泊名利、回归自然的高尚情操。
不详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朔雪萧萧映薄帏,梦回空觉泪痕稀。
惊闻庭树鸟乌乐,知我江湖鸿雁归。
拂榻喜开姜季被,上堂先着老莱衣。
酒樽烟火长相近,酬劝从今更不违。
古洞深沉白昼间,烟霞出没绝尘寰。
落红满地花初歇,啼鸟一声春自閒。
丹灶苔荒仙去远,松坛月冷鹤飞还。
我来几欲重登眺,削壁题诗兴不悭。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茅亭风入葛衣轻,坐见山河表里清。
归燕略无三月事,残蝉犹占一枝鸣。
天高秋树叶公邑,日暮碧云樊相城。
别后寄诗能慰我,似逃空谷听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