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薛氏瑞室》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描绘了薛氏家族宅邸历经两次未遭火灾的神奇现象,以及人们对这一事件的赞美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与象征手法,展现了对历史传承与家族荣耀的深刻思考。
首联“赤堇山火照城东,郭外巍然太守宫”以赤堇山的火光映照城东,太守宫的巍峨形象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庄重而神秘的氛围,预示着接下来将要讲述的非凡故事。
颔联“旧俗龙蛇元自厌,比邻燕雀竟相蒙”通过“龙蛇”与“燕雀”的对比,暗示了薛氏家族不同于寻常的非凡之处,龙蛇厌弃火灾,而燕雀却未能避难,进一步强调了薛氏宅邸的特殊保护力量。
颈联“独飞蜀郡尚书雨,再反江陵大尹风”运用了蜀郡与江陵两个地点的典故,分别指代了两次未受灾难的奇迹,尚书雨与大尹风的描述,既形象又富有诗意,展现了薛氏宅邸的超凡庇护能力。
尾联“四壁遗经亡恙在,诸孙往往见文雄”点明了薛氏宅邸不仅免于火灾,其内部的古代文献也安然无恙,且子孙后代中不乏才华横溢之人,体现了家族文化的传承与繁荣。
整首诗通过对薛氏宅邸两次未受灾难的描写,以及对其背后原因的探讨,表达了对家族荣耀、文化传承以及超自然现象的赞美与思考。李攀龙以律体的形式,巧妙地融合了历史、文化与自然元素,使得这首诗既具文学美感,又富含深邃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