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国南薰诗四章

东南泽国,舜风洽流。五弦流音,怿我民心。

北风斯凄,草木斯萎。维我南人,思斯南薰。

夏日徂暑,凄凄炎雨。时此轻薰,实获我心。

东南泽国,实东南隅。

愿言王大夫,宣东南风,为天下枢。

形式: 四言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东南地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感,通过对比北风与南薰的不同影响,表达了对温暖和煦之风的向往与赞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色彩,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理想社会的憧憬。

首句“东南泽国,舜风洽流”以“东南泽国”开篇,点明了地理环境,接着以“舜风洽流”比喻和谐的社会风气,暗含了对古代圣贤治国理念的向往。接下来,“五弦流音,怿我民心”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通过音乐的美妙传达了人民内心的喜悦,体现了艺术与社会和谐的紧密联系。

随后,诗人通过“北风斯凄,草木斯萎”与“维我南人,思斯南薰”的对比,生动地描绘了不同气候条件下的自然景象和人们的情感状态。北风的寒冷与草木的凋零象征着生活的艰难与困苦,而南薰的温暖与生机则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夏日徂暑,凄凄炎雨。时此轻薰,实获我心”则将这种情感进一步深化,夏季的酷热与雨水的侵袭给人带来不适,而此时的轻薰则成为心灵的慰藉,表达了诗人对温和、舒适环境的渴望。

最后,“东南泽国,实东南隅。愿言王大夫,宣东南风,为天下枢”则表达了诗人对治理国家的期待,希望有如“王大夫”这样的领导者能够推广东南地区的良好风尚,成为全国乃至天下的楷模和核心力量,体现了诗人对社会进步和理想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和谐社会的向往,也蕴含了对理想领导者的期盼,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社会变革和文化传承的思考。

收录诗词(184)

霍韬(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阻风东湖与梁挥使二首(其一)

黑风催云暗湖口,扁舟独系溪头柳。

将军爱客情自多,时有青衣来送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有]韵

阻风东湖与梁挥使二首(其二)

冥冥烟火欲无津,鼓角声高薄晓云。

为报鸱夷莫惊觉,将军原是好贤人。

形式: 七言绝句

偶成

江山不改色,草木不失性。

如何世上人,蒙养犹未正。

皇王既异治,帝伯不同政。

我欲观无始,端居执其柄。

形式: 古风 押[敬]韵

桂丛十章

桂之树,春雨秋露。饱浥雨露,根硕既固。

浩浩昊天,永锡雨露。桂之蟠,石侧流泉。

泉流涓涓,桂蟠桓桓。显允君子,匪也矢永谖。

桂之根,白石齿齿。水流桂根,绵流石髓。

蟠哉桂,永千万祀。桂之植,白石凿凿。

石膏桂滋,石肤桂肌。蟠哉桂,永千万祀。

桂之蕃,倚天扫云。云飞自北,云飞自南。

匪北匪南,悠悠我心。蟠哉桂,永千万春。

桂之枝,白露零零,铁干玲玲。白露秋春,于千万年。

蟠哉桂,永千万年。桂之叶,则翠且老。

桐乌于飞,亦集以傲。吁嗟乎,桐千万年。

吁嗟乎,桂千万年。维是桐桂,永矢忘年。

桂之华,寒天之馨。桐乌于飞,亦集斯鸣。

显允君子,亦听鸟鸣。维此鸟鸣,觏此花馨。

胡然而遭也,百千万龄。桂之实,亦坚既好。

累累壮垂,露雨之冒。匪也竹猗,匪也桃夭。

君子是宴,以傲天锡难老。

桂之丛,醇气醲钟,和气融冲。

不于尔物之隆,而于尔孕族之隆。

浩浩昊天,惟尔宗是崇。尔宗是崇,载亦令终。

后昆是崇,桂之丛。天锡尔令德,裕后无穷。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