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辙所作的《次韵李公朝著作见赠二首(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老友李公朝著作的感激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年华已逝、无力改变现状的感慨。
首联“稽古终何力,扶衰谩有方”,诗人自问,探究古人的智慧与经验是否真的能够解决自己的困境,或是延缓衰老的过程。这里的“稽古”指探究古事,“扶衰”则是指扶持衰老的身体或精神状态。“谩有方”则表达出对寻求方法解决问题的无奈和讽刺。
颔联“故人怜困踬,佳句赠辉光”,诗人提到老友李公朝著作在自己陷入困境时给予的关怀与鼓励,通过赠予佳句来照亮自己的心灵,给予希望与力量。
颈联“未暇抽身去,安能插翅翔”,诗人感叹自己未能及时抽身离开困境,无法像鸟儿一样自由飞翔,表达了对现实束缚的无奈和渴望解脱的心情。
尾联“空存疏懒性,高卧笑羲皇”,诗人自嘲自己虽有疏懒的天性,却只能高卧家中,笑看古代圣贤的生活。这里“高卧”既是对自身处境的描述,也是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笑羲皇”则是一种自我解嘲,暗含对现实无法实现理想的无奈与幽默。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沉的人生思考和独特的个性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