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何绛所作的《江上寄陶苦子》其三,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首句“区区累结束”,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离别时的沉重心情,暗示了与友人的分别并非偶然,而是经过了精心的安排或准备,却依然难以掩饰内心的不舍与疲惫。
“恨恨起长思”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因离别而生出深深的遗憾与思念,这种情绪在心中久久不能平息,仿佛每一次呼吸都充满了对友人的怀念。
接着,“我行尚南国,君愁当告谁”两句,诗人通过自问自答的形式,表达了对友人的担忧与关切。即使自己还在南国,但友人此刻的愁绪无人可诉,这种孤独与无助感跃然纸上,让人感受到深厚的友情与牵挂。
“春芳君独惜,我自捋虬髭”中,“春芳”象征着美好的事物或时光,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友人独自珍惜美好时光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慨。而“我自捋虬髭”则是诗人自我安慰与反思的动作,通过这一细节,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与自我调适的过程。
最后,“两意共一心,忧多复何为”总结了整首诗的情感核心,即无论身处何地,心系一人,共同面对生活的忧愁与挑战。这句话既是对友情的深情赞颂,也是对人生困境的一种积极态度,体现了诗人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对真挚友谊的深刻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在离别与相聚之间的人性光辉和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