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其二)平山堂用东坡韵

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

江南江北愁思,分付酒螺红。

芦叶蓬舟千重,菰菜莼羹一梦,无语寄归鸿。

醉眼渺河洛,遗恨夕阳中。蘋洲外,山欲暝,敛眉峰。

人间俯仰陈迹,叹息两仙翁。

不见当时杨柳,只是从前烟雨,磨灭几英雄。

天地一孤啸,匹马又西风。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方岳所作,名为《水调歌头(其二)平山堂用东坡韵》。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于江南江北景色的深情描绘,以及对往昔岁月和英雄人物的怀念。

首先,“秋雨一何碧”表达了秋天的雨水如同碧玉一般清澈,营造了一种淡远而幽静的氛围。而“山色倚晴空”则描绘了山峦在晴朗天气中的庄严美丽,显示出自然景色的壮观与宁静。

接着,“江南江北愁思,分付酒螺红”透露出诗人对于家国的忧虑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这里的“愁思”可能是因为时局动荡而生的悲凉,或是对个人命运的无奈。而“分付酒螺红”则是用宴饮来缓解这些愁绪,表达了一种寄托情感于物的诗意。

中间部分,“芦叶蓬舟千重,菰菜莼羹一梦,无语寄归鸿。醉眼渺河洛,遗恨夕阳中。”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如芦苇、蓬蒿和菰菜等,表达了自己的寂寞与无奈之情。而“无语”、“醉眼”则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是一种逃避现实的表现。

最后,“蘋洲外,山欲暝,敛眉峰。人间俯仰陈迹,叹息两仙翁。不见当时杨柳,只是从前烟雨,磨灭几英雄。”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蘋洲、山峦等,以及对历史遗迹的反思,表达了对往昔岁月和英雄人物的怀念。这里的“两仙翁”可能指的是古代的仙人或高士,而“磨灭几英雄”则是时间流逝带走了许多英雄的事迹。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理想精神状态。

收录诗词(1488)

方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 字:巨山
  • 号:秋崖
  • 籍贯:祁门(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9~1262

相关古诗词

风流子.和楚客维扬灯夕

小楼帘不卷,花正闹、灯火竞春宵。

想旧日何郎,飞金叵罗,三生杜牧,醉董娇饶。

香尘路,云松鸾髻鬌,月衬马蹄骄。

仿佛神仙,刘安鸡犬,分明富贵,子晋笙箫。

人生行乐耳,君不见、迷楼春绿迢迢。

二十四、经行处,旧月今桥。

但索笑梅花,酒消新雪,纵情诗草,笔卷春潮。

俯仰人间陈迹,莫惜金貂。

形式: 词牌: 风流子

汉宫春(其二)探梅用潇洒江梅韵

问讯何郎,怎春风未到,却月横枝。

当年东阁诗兴,夫岂吾欺。

云寒岁晚,便相逢、已负深期。

烦说与、秋崖归也,留香更待何时。

家住江南烟雨,想疏花开遍,野竹巴篱。

遥怜水边石上,煞欠渠诗。

月壶雪瓮,肯相从、舍我其谁。

应自笑,生来孤峭,此心却有天知。

形式: 词牌: 汉宫春

汉宫春(其一)寿王尉

云涧之癯,有诗盟未了,鸥泛江湖。

一官直为仙耳,不受尘驱。

高情逸韵,自兰亭、已后都无。

准拟画、剡舟夜雪,与君相对成图。

半竹苔寒如此,问谁欤来者,鹤伴薰炉。

何如贮之天上,风露冰壶。

江南春早,想梅花、不肯欺吾。

疑便是,孤山之北,水香月影林逋。

形式: 词牌: 汉宫春

玉楼春.秋思

木犀过了诗憔悴。只有黄花开又未。

秋风也不管人愁,到处相寻吹短袂。

露滴碧觞谁共醉。肠断向来携手地。

夜寒笺与月明看,未必月明知此意。

形式: 词牌: 玉楼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