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党郡楼

群山合沓来,回抱东林缺。

紫翠不可解,环城如玉玦。

龙飞晋水清,天转旄头灭。

萧萧古战场,春耕拥残雪。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翻译

连绵的群山簇拥而来,环绕着东林寺形成缺口。
紫色和翠绿交织,难以解开这美景之谜,它像一块环绕城市的玉玦。
龙飞翔过清澈的晋水之上,天空中的旄头星(北斗七星之一)消失不见。
古老的战场上,春风吹过,农田里还残留着冬雪,一片萧瑟景象。

注释

群山:连绵起伏的山脉。
东林缺:东林寺周围的缺口。
紫翠:紫色和翠绿色。
环城:环绕城市。
玉玦:古代玉制的环形饰品。
龙飞:龙的形象飞翔。
晋水:指晋水河。
旄头:古代星象,指北斗七星之一。
灭:消失。
萧萧:形容风声或草木摇曳声。
古战场:历史悠久的战场。
春耕:春季的农耕活动。
残雪:冬季遗留的积雪。

鉴赏

诗人以其独特的视角,将大自然与历史记忆交织在一起,展现了对山河之美与古战场之感的深刻把握。首句"群山合沓来,回抱东林缺"描绘出一幅连绵起伏、层峦叠嶂的群山图景,其中“合沓”二字用以形容山势蜿蜒盘旋之状,而“回抱东林缺”则暗示了诗人对这片风光的深情留恋。

次句"紫翠不可解,环城如玉玦"中,“紫翠”指的是树木或山峰在阳光照射下的深绿色泽,给人一种神秘莫测之感。"环城如玉玦"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这座城池的赞美,它宛如一件精致的玉器,既坚固又美丽。

第三句"龙飞晋水清,天转旄头灭",“龙飞”可能暗指山脉蜿蜒如龙,“晋水清”则是对流经此地河流的描写。"天转旄头灭"中的“旄头”通常用来形容云雾,或许在这里是指山顶的云雾,"灭"字可能表达了一种消散或升腾之意。

末句"萧萧古战场,春耕拥残雪"中,“萧萧”一词传递出一种凄凉、萧瑟之感,"古战场"让人不禁想象起过去的战争与英雄,而“春耕拥残雪”则描绘了农夫在春日依旧进行耕作的情景,尽管雪尚未完全融化。

整首诗以其清新隽永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历史之沉重与生命之坚韧不拔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459)

李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登北原望京城有作

五季兵销帝业新,霏烟双阙照夷门。

地盘王气千龄会,势据中天万国尊。

剑佩辉光新日月,风雷鼓舞变寒温。

开先神发随人意,轳轴于今转海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登蚕(其二)

细细玄蚁浮,蠕蠕寸蠖伸。

抱叶食嗫嗫,负彩斑彬彬。

假息方委蜕,吐棼非谋身。

万生尔甚微,趋死成其仁。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登蚕(其一)

林间叶半空,腹中丝欲生。

已老意更急,食如风雨声。

纬萧外周防,条枝中交萦。

鼠雀尔无来,共愿十日晴。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登高丘望远海

登高望远海,冥冥湿天际。

百川趋东南,奔腾卷厚地。

自从开辟来,溶渟不可计。

浩浩无增亏,周流在一气。

怒风驾高浪,雪山寒赑屃。

飞火掣电光,神怪时出戏。

却疑蓬莱峰,只是鲛人髻。

会当见清浅,乘月弄兰枻。

去问蟠桃花,结根几千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