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丘望远海

登高望远海,冥冥湿天际。

百川趋东南,奔腾卷厚地。

自从开辟来,溶渟不可计。

浩浩无增亏,周流在一气。

怒风驾高浪,雪山寒赑屃。

飞火掣电光,神怪时出戏。

却疑蓬莱峰,只是鲛人髻。

会当见清浅,乘月弄兰枻。

去问蟠桃花,结根几千岁。

形式: 古风

翻译

登上高处眺望远方的海,天边水汽弥漫。
众多河流向东南方汇聚,奔腾翻滚穿越大地。
自天地开辟以来,江河湖海无尽流淌,无法计数。
大海广阔无垠,不增不减,如同一体的气流周而复始。
狂风掀起巨浪,如雪山般寒冷,令人震撼。
闪电与火焰交织,神鬼妖怪时而在其中嬉戏。
疑惑那蓬莱仙山,是否只是鲛人的发髻。
我定要亲眼见到清澈的海底,乘着月光划动兰舟。
去询问蟠桃树,它扎根已有多久岁月。

注释

冥冥:形容天边水汽浓厚。
百川:众多河流。
奔腾:水流急速。
开辟:宇宙形成之初。
溶渟:江河湖海的汇聚。
周流:循环流动。
怒风:猛烈的风。
赑屃:形容浪涛汹涌。
飞火:闪电。
蓬莱峰:传说中的仙山。
鲛人:神话中的人鱼。
清浅:清澈见底。
兰枻:兰花装饰的船桨。
蟠桃:神话中的仙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山海壮观图。"冥冥湿天际",展现了广阔无垠的视野与深邃莫测的自然景象。"百川趋东南,奔腾卷厚地"则以动态描写了河流汇聚、奔涌向前的壮丽画面,展示了大自然的磅礴之势和生命力。

"自从开辟来,溶渟不可计。浩浩无增亏,周流在一气"表达了诗人对宇宙洪荒变化的观感,以及水流不息、循环不止的哲理思考。这里的“浩浩”形容水势之大,也反映出诗人的心胸与情怀。

"怒风驾高浪,雪山寒赑屃。飞火掣电光,神怪时出戏"则是通过对极端自然现象的描写,如暴风骤雨、冰雪覆盖的山峰以及雷电交加,表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力量的感受和敬畏。

最后两句"却疑蓬莱峰,只是鲛人髻。会当见清浅,乘月弄兰枻。去问蟠桃花,结根几千岁"则是一种超脱现实,追求仙境的表达。诗人似乎在幻想中寻找那传说中的蓬莱峰,以及仙境里的美好生活和长生不老的秘密。

整首诗通过对山海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胸襟与情感,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永恒的精神追求。

收录诗词(459)

李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登夔州城楼

夔州城高楼崔嵬,浮空绕槛云徘徊。

百川东会大江出,群山中断三峡开。

关塞最与荆楚近,舟帆远自吴越来。

雄心乘险争割据,功业俯仰归尘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答公孙及

辗转卧不周,遥夜何漫漫。

娟娟竹间月,照我影零乱。

繁虫哀阴壁,轻风泛帏幔。

节物自感人,寤言兴永叹。

颓坐易销沉,去甚春冰泮。

万事随俯仰,飘忽浮云散。

芳槿曜朱华,荣好常在旦。

百年无期度,白日岁已晏。

馀生能几何,可进投忧患。

驾矣追欢好,东方明星烂。

形式: 古风

答刘君俞

悠悠东武云,来抱南山岑。

南山有寒泉,云影落泉心。

泉古湛不流,云静閒不飞。

相与待明月,千载发光辉。

形式: 古风

答安阳叔两绝(其一)

春风吹园杂花开,渐老逢春能几回。

不嫌野外无供给,一杯一杯复一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