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壶道人

登高望瀛海,弱水何茫茫。

巨鳌戴三山,屹立水中央。

金银为宫阙,玉树森成行。

微风振其柯,泠然奏琳琅。中有遗世士,餐霞仍?阳。

飞龙为我驾,琼糜为我粻。

容颜若婴孩,不老凋三光。

悲哉世间人,年命如朝霜。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此诗《蓬壶道人》由明代诗人史鉴所作,描绘了一幅仙境奇观,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和超脱凡尘的想象。

首句“登高望瀛海,弱水何茫茫”,开篇即以登高远眺的视角,引出对广阔无垠的海洋与神秘的弱水的遐想,营造出一种浩渺辽阔的意境。接着,“巨鳌戴三山,屹立水中央”一句,运用神话传说中的元素,将三座仙山置于巨鳌背上,稳稳地坐落在大海之中,增添了画面的奇幻感。

“金银为宫阙,玉树森成行”描绘了仙山上的建筑与植被,金银打造的宫殿与排列整齐的玉树,展现出仙境的奢华与纯净之美。“微风振其柯,泠然奏琳琅”则通过微风拂过玉树时发出的清脆声响,进一步渲染了仙境的宁静与和谐。

“中有遗世士,餐霞仍?阳”描述了居住在仙境中的隐士,他们以云霞为食,日月为伴,过着远离尘嚣、超脱世俗的生活。“飞龙为我驾,琼糜为我粻”表达了这些隐士能够驾驭飞龙,享用琼浆玉液,生活富足而自由自在。

最后,“容颜若婴孩,不老凋三光”形容这些隐士虽历经岁月,但容颜依旧如同孩童般年轻,仿佛时间对他们失去了意义,体现了长生不老的神话主题。“悲哉世间人,年命如朝霜”则以对比的手法,感叹人间生命的短暂与易逝,反衬出仙境生活的永恒与美好。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描绘,构建了一个充满神秘与美好的仙境世界,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追求长生不老的理想境界的向往。

收录诗词(585)

史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署西村逸史。生于明宣宗宣德九年,卒于明孝宗弘治九年,年六十三岁。书无不读,尤熟于史。一生淡于名利和官宦,友人引荐他入朝,他多次婉言推辞,一直隐居不仕,隐留心经世之务。每有客人到访,则陈列三代秦汉器物及唐宋以来古籍、书画名品,互相鉴赏和题签。其收藏处所名有“日鉴堂”。正德间,吴中高士首推沈周,次之,所作《晴雨霁三游西湖》,为游记文学经典,有《西村集》八卷,见《四库总目》

  • 字:明古
  • 号:西村
  • 籍贯: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属江苏)
  • 生卒年:1434—1496

相关古诗词

遗橘吴铁峰

中园有佳橘,结实何累累。

经霜不尽采,时为穷岁资。

念此难独有,一朝遗所思。

所思亮不乏,聊用致我怀。

形式: 古风

云岩书屋

幽人厌城市,言就云嵓居。

嵓居杳且深,所藏惟简书。

五车未为富,万卷良有馀。

白云出岩间,俄来集窗虚。

风吹去复来,似为君子娱。

于焉日容与,庶几名实俱。

形式: 古风

挽吴安晚

徂谢易永久,奄忽移阴阳。

涖卜告门东,日月得其良。

祖载出中庭,送子归山岗。

愁云结重阴,白日黯无光。

前旌御广柳,丹旐随风翔。

徒御皆涕零,素骥亦悲鸣。

行行适幽宅,税驾斯焉藏。

明器杂前陈,苞筲瘗柩旁。

顾视但漫漫,长夜永无明。

骨月行当化,魂气杳飞扬。

恸哭不复闻,祭奠安能尝。

送者各自归,谁为少徬徨。

狐兔如有情,时来戏玄堂。

千秋万古后,犹悲思故乡。

形式: 古风

慈节吟

薄命婴祸罹,良人忽摧夭。

哀哉襁中儿,呱呱泣昏晓。

殉死非所难,奈此孤而藐。

宗祊与族姓,所系良不小。

忍死少须臾,辛勤抚而保。

盛年谢膏泽,潜身处深窈。

近市愧轲亲,延宾慕陶媪。

儿成奉祠祀,春秋荐蘋藻。

身为朱氏妇,庶几以终老。

荣名靡所图,节义乃常道。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