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斋居即事

首夏物始和,端居恣游衍。

林木花已敷,池荷叶未展。

布谷啼空桑,流莺下崇岘。

雨馀竹韵清,日上岩光显。

澄心扇自捐,纵目帘初捲。

偶因谢簿书,兼得理坟典。

叨籍力不任,冒荣分非浅。

感兹华发生,沧洲若在眼。

神与元化并,思将遗虑遣。

守道情自惬,处顺颜无腼。

升沉嗟倚伏,明晦叹寻转。

性本恋烟萝,敢云轻轩冕。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诗人龚秉德在夏日里斋居时的所见所感。首句“首夏物始和”,点明时节为初夏,万物开始生长,气候温和。接着,“端居恣游衍”描绘了诗人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虽身处斋居之中,却能自由自在地欣赏周围景致。

“林木花已敷,池荷叶未展”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林中花朵盛开的景象与池塘荷花尚未绽放的状态,生动地描绘出初夏的生机勃勃。随后,“布谷啼空桑,流莺下崇岘”则以鸟鸣声衬托出山林的宁静与生机,布谷鸟在空桑树间啼叫,黄莺从高峻的山崖飞下,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

“雨馀竹韵清,日上岩光显”描绘了雨后竹林的清新与阳光照射岩石的明亮,进一步渲染了夏日的自然之美。接下来,“澄心扇自捐,纵目帘初捲”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对外界景致的尽情欣赏,他放下心事,拉开窗帘,让视野更加开阔。

“偶因谢簿书,兼得理坟典”描述了诗人偶尔处理公务之余,还能阅读古代文献,既体现了他对学问的热爱,也反映了其生活的丰富性。最后,“感兹华发生,沧洲若在眼。神与元化并,思将遗虑遣”表达了诗人对生命与自然的感悟,以及试图摆脱世俗忧虑、追求心灵自由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生活态度的反思,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充满了哲理意味和情感深度。

收录诗词(3)

龚秉德(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舟次桐江钓台

乘舟入桐庐,山水得佳憩。

伏岸倚滩隈,连峰上云际。

傍石试跻攀,临流喜容曳。

目随鱼鸟閒,心与渔樵契。

寂寞古钓台,青苍远亏蔽。

天晴灵境幽,日暮长川逝。

邈矣羊裘人,高名谁与继。

形式: 古风 押[霁]韵

秋怀

秋夜不能寐,起视临轩墀。

明月入我怀,幽恨不自持。

忆昨赴京洛,正当月弦时。

月明几圆缺,我行无还期。

祗应清光同,千里长相思。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雨坐

捲帘雨初霁,忽听墙头鸟。

恍似在家时,春眠花未晓。

惆怅月还来,残虹挂林杪。

形式: 古风 押[筱]韵

游武?

蹑步上升真,长揖紫霞客。

兹山多灵异,想像银台辟。

瑶草吐金光,慧泉注丹液。

仙翁挟茅龙,弃世如遗迹。

回首谢所亲,尚留赤玉舄。

我欲往从之,茫茫水云白。

误与轩冕期,学道恐无益。

形式: 古风 押[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