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支公昔讲支离学,堂上无容坐客毡。
往日衣冠今尚否,经春几席自萧然。
谈间精义门人记,身后清风嗣子传。
一纪宦游寻旧社,空将感涕洒尘编。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强至对已故明静师支离堂的追忆和感慨。首句“支公昔讲支离学”描绘了支公(可能是指支遁,东晋时期的高僧)在堂上讲授深奥学问的情景,而“堂上无容坐客毡”则暗示了当时的学术氛围严谨,座位紧张。接着,“往日衣冠今尚否”表达了对昔日师长风采的怀念,以及时光流逝的感叹。
“经春几席自萧然”进一步渲染了课堂的寂寥,即使经过一个春天,那曾经热闹的讲席也只剩下清冷。诗人通过“谈间精义门人记”回忆起师徒间的精妙讨论,这些深刻的教学内容被弟子们铭记在心。“身后清风嗣子传”则赞美了师德如清风,影响深远,弟子们将其传承下去。
最后两句“一纪宦游寻旧社,空将感涕洒尘编”表达了诗人自己在外为官多年后,重访旧日师门,却只见物是人非,只能将感怀之情寄托于笔墨之间,洒在尘封的书籍中,充满了对师恩的深深怀念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展现了对师道的敬仰和对过去的追思。
不详
春风不散三冬雪,暖日犹明五月霞。
病眼漫开常见雨,客颜新破始逢花。
故园何在情还剧,旧驿空存使转赊。
白白朱朱今颇验,退之诗句亦天葩。
幕府文书日日同,愧无长策议平戎。
但惊蓬鬓看双白,不觉花枝已半红。
宦意蹉跎侵晚景,客愁散漫逐春风。
古人枉说从军乐,兴在江湖短艇中。
飞花何太急,春在岂须忙。
乱点不经眼,残枝犹断肠。
愁看湖色净,怯照鬓毛霜。
回首壮游地,幽襟付浅觞。
戢戢新芽迸旧林,才生有节便虚心。
已邻佛界黄金地,更学仙家碧玉簪。
失灌要须防倦仆,偷餐切莫听饥禽。
凭师养取成修竹,截管终令作凤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