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孝妇歌

姑未老,夫已亡,事姑惟恐姑心伤。

妾幸不死得事姑,姑病经年惟妾扶。

但得姑好妾常侍,那惜此身成骨枯。

可怜阿母死时语,愿汝有妇还似汝。

不见贤郎丧汝时,三载居庐不出户。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聂孝妇歌》由明代诗人康海所作,描绘了一位名为聂孝妇的女子对婆婆的至孝之情。诗中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活场景的刻画,展现了孝妇在丈夫去世后,独自承担起照顾婆婆的责任,直至自己老去,始终如一地侍奉婆婆,体现了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精髓。

“姑未老,夫已亡”,开篇即点明了故事背景,聂孝妇的丈夫先于她去世,留下她一人面对生活的艰辛与挑战。“事姑惟恐姑心伤”一句,直接揭示了聂孝妇对待婆婆的态度——她害怕自己的行为会让婆婆伤心,表现了她对婆婆的深切关怀和尊重。

接下来,“妾幸不死得事姑,姑病经年惟妾扶”两句,进一步描述了聂孝妇在婆婆生病期间,不辞辛劳地照料婆婆,展现了她无私奉献的精神。她愿意牺牲自己的生命,只要能保证婆婆的健康和幸福。

“但得姑好妾常侍,那惜此身成骨枯”这两句,表达了聂孝妇愿意以自己的衰老乃至生命的枯竭为代价,只为让婆婆过得好,这种深情厚意令人动容。

最后,“可怜阿母死时语,愿汝有妇还似汝”引用了婆婆临终前的遗言,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够像她一样孝顺。而“不见贤郎丧汝时,三载居庐不出户”则通过对比,强调了聂孝妇在丈夫去世后,三年间未曾离开过家门,始终坚守在婆婆身边,体现了她对家庭和婆婆的忠诚与奉献。

整首诗通过聂孝妇的故事,不仅赞扬了她的高尚品德和对家庭的深厚情感,也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对于孝道的重视和推崇。康海通过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个人情感的深度,也传递了关于家庭责任和社会伦理的重要价值观。

收录诗词(227)

康海(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沜东渔父。弘治十五年(1502年)状元,任翰林院修撰。武宗时宦官刘瑾败,因名列瑾党而免官。以诗文名列“前七子”之一。所著有诗文集《对山集》、杂剧《中山狼》、散曲集《沜东乐府》等

  • 字:德涵
  • 号:对山
  • 籍贯:陕西武功
  • 生卒年:1475--1540

相关古诗词

十九日即事

养雏自恨羽翼短,翼长飞去岂思返。

老乌目断东南枝,白日青天一何远。

尾秃唇焦徒自啼,啼杀老乌雏讵知。

愿雏养雏还胜雏,慎勿龌龊如老乌。

形式: 古风

四月三日雨示德充

昨日有雨尘不洒,今日雨多云更长。

遥天四望无寸碧,野人稼穑何所妨。

顷闻江淮人相食,父子不保况路傍。

关中虽无横盗苦,边饷转输日相望。

麦豆半为风雨蚀,我秋未布人皇皇。

晨兴东出望云气,晴天赤日心自伤。

千叹万息日将昃,天风不动帘影黑。

须臾雨脚下平地,豗喧何啻万马力。

向夕虽看悬溜微,达旦霏霏雨如织。

喜闻优渥遍九土,倏忽之间信难测。

天地之德本好生,大块岂厌物生成。

人身痞逆百体滞,气运所生谁可明。

丰年弗俭歉时极,却与造化生搀枪。

安得官长息杂役,令此黔首俱深耕。

禁侈薄敛久自足,何必义仓与长平。

形式: 古风

西溪醉歌

西溪草堂春水深,西溪主人溪上吟。

割鸡把酒劝客醉,少小几时衰老侵。

朱颜白日休自负,请君试看芳春林。

我闻此语倍感激,世上几人如此心。

明朝何不出美酒,更与东眺华山岑。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示昭允及桐方等

为学不努力,瞬息弃前功。

老夫衰境倦筋骨,安能久坐空庭中。

徘徊不见朗诵人,迤逦岂羞长跪同。

昨日街头黄发儿,今已倏忽成老翁。

谆谆念汝理不达,切切宁为虞困穷。

此心逐物返自易,勉哉莫作长匆匆。

形式: 古风 押[东]韵